哒~哒~哒~哒!
一连串急促的声音在这深宫之中各处响起。
吐突承璀得知消息后,丝毫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了李纯的耳里。
李纯今日也是与内宫嫔妃们共渡元宵,也是难得的没有处理政事,此刻正在御花园赏园,听到吐突承璀的传禀,起初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一副焦急万分,悲痛欲绝的模样便出现在了李纯的脸上,赶忙放下手中的准备亲自放飞的灯笼,一路小跑着朝着兴庆宫而去。
嫔妃宦官们见状也是朝吐突承璀招了招手,询问发生了何事,当听闻是太上皇殡天,哪里还有游玩的兴致,赶忙召集起内宫,也朝着兴庆宫而去。
来到兴庆宫前,李纯停下了脚步,不敢去开那扇门。
就径直在门口,直接跪倒在地。
大声喊道:“父皇~”随即声音嘶哑着,蹦出几个字“儿臣,来晚了!”
只见随同而来的内宫嫔妃宦官侍女,皆跪倒一片,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就这样沉寂了许久,还是吐突承璀见不能如此下去,便移步到李纯身边,开口道“陛下,这~”
李纯抬头看了眼吐突承璀,悲痛中缓缓站起,走进了兴庆宫。
李纯见今夜元宵节,君臣,百姓长安一片欢腾,此刻也是百官休沐之时,交代了吐突承璀,先将太上皇丧事的各项准备事宜,待休沐上朝之时再行宣布,到时引百官而至,拜别太上皇。
吐突承璀领旨后便安排人手处理。
直到正月十九,李纯才将太上皇李诵驾崩的消息颁布。
长安城从还未消散的元宵盛会中立马换成了朝野素缟,不同的百姓也自发的带起了素缟。
虽说这位先皇在位时间半年左右,但实实在在颁布的新政对百姓还是有利无害的。权且不说多少政治层面的。
就罢宫市除五坊小儿就被百姓视为明君了~民间只知这位圣人身患风疾,还能心忧百姓,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了。只是上天不公,没有赐予他一副好的身体。
就在这时,刘辟派使者上表,请求朝廷批准自己兼领剑南西川,东川山南西道节度使。
原来在元宵之时李诵驾崩的时候,皇宫之中有些慌乱,而刘辟卢文若等人安插的内侍则是悄悄的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他们安插在长安的眼线。
那眼线可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夜便趁着长安百姓欢度元宵之际,策马朝着成都府沿着子午道飞奔而去。
传信之人冒着风雪,一驿过一驿,加之蜀道艰难,硬是在李纯宣布太上皇驾崩之日抵达了成都府。
刘辟端坐在大殿的正中,卢文若,刑泚,苏强,李文悦,仇良辅等人均召集在了一起。
“今日召集大家,还是因得知一则消息,目前皇帝李纯还欲将此事封锁,想必不日便会有消息传来。”刘辟率先开口道。
“不知节帅所为何事?”
“太上皇驾崩了~”刘辟点了点手缓缓的说道。
“太上皇驾崩了?这~虽说太上皇患有风疾,被迫退位,但毕竟亦才不惑以上,知天命之下年岁,不至于~”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此事必有蹊跷!不然为何密而不发?”刘辟眯起他那本就不大的眼睛。
“节帅,此刻卢某认为时机已到也!”卢文若捋了捋胡须说道
“哦?卢先生的意思是可以起兵?”刑泚在旁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