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冷眼瞧她:“村里那些粮食分量早就被老弱病残借走了,哪里有多来借给你?”
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些家庭入不敷出。
他们一年到头参加生产队积极劳动,但到年底算粮的时候不但拿不到分红,反而还倒欠生产队钱粮。
这种家庭往往是劳动力少,比如家里孩子多,成年人少;或者家里有病残的,但白丹丹这种纯属是自己懒,根本没有申请借粮的权利。
现在的分配是按人六劳四,即便工分少,家庭人口多的也能分到比较多的粮食,但是粮食要折算成价格从工分值中抵扣。
有些家庭工分不足以支付分到的粮食,就会成倒挂户。
知青里同样分粮分的少的,还有段玉成。
他也是常常请假不上工,不过他的情况比白丹丹好点,他家里寄来的粮食会更多一些。
俞泽看到白丹丹这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奚落的机会,他大摇大摆走过来,讥讽道:“哟,瞧你这灰头土脸的样子,不是天天往县城跑嘛,咋滴,还需要找村里借粮?”
白丹丹一见到俞泽就感觉心梗,自己举报他家一趟,反而把自己对象搞没了。
“你有什么好得意的,你不也没怎么下地干活吗?你也没多少粮!”
旁边有个村民好笑道,“你搞错了吧?人家俞泽粮食不少嘞,他打猎也是算工分的。”
白丹丹哽住了,本来就丢脸,现在更多人看着她了,她只好捂着脸跑了。
分完粮后,村民和知青都回去了。
今儿个从一大早起,就感觉到了大降温,估摸着这几天就要下雪了。
在户外待不了多久就冷得直哆嗦,还是回屋子里暖和。
俞泽家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已经烧起了炕,还有火墙,整个屋子里都暖烘烘的。
“阿瑶,明儿个我要上趟县城,送一些腊肉和羊肉过去给秀秀,让她跟领导打点好关系,看看来年能不能有更多机会。”
在厂里工作,能力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人情世故去打点。
云瑶也赞同,她就这么一个小姑子,自然是希望她能有更好的前程,“好,我给秀秀织了一件毛衣,明天你给她带去,早去早回,我在家等你。”
第二天。
俞泽到了县城,先去了供销社,供销社里的槽子糕云瑶特别喜欢吃,他多买一些分一份给妹妹,剩下的都带回去。
但他却没曾想,竟然在供销社里遇见了秀秀和一个面生的男人。
男人长得五官清秀,发型板正,和妹妹正站在卖糕点的柜台前。
见到俞泽,俞秀也很意外:“哥?你怎么在这?”
“上来看你啊,正打算在供销社买完东西就去厂里找你呢。”俞泽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这是?”
俞秀将俞泽拉到了外头,有些紧张,介绍道:“哥,这是王智,他是个理发师,之前我的头发就是他帮我剪的。”
俞泽看向王智,神色冷淡,“一个理发师,怎么和我妹妹在一块买东西?”
这话自然是对王智说的。
王智不卑不亢,微微点头,礼貌回道:“哥,我后来和俞秀在夜校里头又碰到了,聊的投缘,知道她喜欢吃供销社的槽子糕,就一起过来看看。
我对俞秀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单纯想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