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砚之还是低估了她。
总觉得她跟他见过的其他女子不一样,是会更加生动,且有生命力的力量。
他惊讶于有一天“力量”二字会出现在一个娇弱的少女身上。
可那偏偏却又能很生动的去形容她。
裴砚之也不知自已怎的了。
他擅长控制自已所有的情绪,包括他的*望。
可偏偏在她面前。
他理智全无。
“我出身西京城裴家,我父上乃镇国大将军裴顾,我是当今辅佐圣上的摄政王裴砚之……”
裴砚之在京城里是数一数二的名门贵公子。
年少时随父上战场,战功无数。
他的父亲年轻的时候,随着先皇出生入死,挡过枪箭卖过命,不仅是君臣,更是生死之交。
后来裴大将军战死沙场,年仅十六岁的裴砚之接掌军权,掌控边境三十万精锐,上了战场。
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屡战屡胜,击败北蛮,立下赫赫战功,迅速获得先帝信任。
先帝重病托孤,正值朝廷局势不稳,唯想到世代忠良的裴家,便把年幼小皇帝托付到了裴砚之手里。
“大虞兴衰,尽托于卿。吾儿若能,裴卿尽心辅之,护幼主周全……”
先帝离世后,裴砚之尽心辅佐年幼新帝。
此时关外的局势在裴砚之的控制下基本已稳定,外邦畏惧他,不敢进犯。
裴砚之只得亲自回朝辅佐小皇帝掌权。
他运筹帷幄之中,很快的架空掉那些反对新帝的势力。
世人只觉得当今摄政王冷清薄性,喜怒不形于色,不讲人情,谈笑间就可以定人生死,朝堂风云皆是他指尖的一步棋。
甚至认为他孤傲自负,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目中无君臣。
民间对于他的谣传褒贬不一。
可世人皆知,他摄政的这七年间,废旧习,收兵权,改税制,做出了许多关系百姓,为百姓好的政权决策。
也让之前苦受战争吃不饱饭的大虞子民能吃口热饭,穿上暖衣,睡个好觉。
正因为功高盖主,他才招来皇帝的猜忌和杀心。
可小皇帝懦弱无能,若不是他手段强硬,决策果断,朝堂上无人敢与他抗衡,小皇帝早就被那些吃人的东西给吃的一根骨头都不剩。
大虞哪里来的盛世繁华,安居乐业?
裴砚之四岁习武,十三岁上战场,十六岁立下战功,十八岁亲政,二十五岁掌权。
裴家的世代生来就是要做忠良贤将,辅佐皇帝。
这是裴家世代的宿命。
可也是这样,更让他觉得自已的付出可笑。
他本想再过几年就退隐,可皇帝太急了,着急着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到头来,他却落得一个叛国的名头。
他问心无愧,却又心生不甘。
裴家的世代忠良和死去英魂也不甘。
提及往事,他闭了闭眼,再睁眼时,眼里已经是清明一片,波澜不再。
“那天晚上,原是我从蕖州处理完公务回京,路过宝华山下,就遭遇埋伏了埋伏。那些杀我的都是死侍,而当时我仅仅带了一个随从,我那随从为了我,命丧当场,我受了重伤,误闯净月庵,结果遇到了你。”
菀菀接过话,说:“然后你就凶巴巴的威胁我。”
裴砚之眉目微沉,似在追忆那夜他的态度是好是坏。
“我当时很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