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对两地的计划(1 / 2)

诸葛亮和刘伯温对视了一下,互相拱手,随后面向朱雄英!

“公子,此次瓦剌也先送回一百万百姓,公子出征,又带回五十万左右的百姓,这些人陆陆续续的都会安排回乡。”

“我等二人,这些时日,启动复员,将两地的各个职位,都有安排,只不多,短期没事,长时间没人坐镇,人心会变。”

这话道理很肤浅,现在启动的复员都是两地曾经没有任官的考生,或者因为在朝中做官,不懂人情世故被罢免的。

这次启用,短时间固然积极向上,可人心会变,屠龙的少年终成了恶龙,朱雄英在大同,那些人,天高皇帝远的,时间久了,脖子也跟着痒了。

所以两地需要派人去掌管大局,这是必须要有的,不能及时掌管这些做官的,百姓跟着遭殃了。

诸葛亮继续说,“我等两人专程等公子回来,再出发,是想问公子有没有什么其他吩咐。”

朱雄英淡然道:“百姓回来的大半了,各地任官已经安排好了,这批回来的百姓,继续招兵,宣府那面还需要有人镇守。”

这是大方向的事,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关于两地的常备守军,目前不需要安排,百姓初归,短时间内用不上,后续是否建立,还需要再次考量。”

通常来讲,常备守军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隐患建立的,比如盗匪,可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吃空饷,横行乡里,不仅不去针对那些盗匪,甚至比盗匪更可怕。

“你们上任后,我会派人辅助你们,让你们拥有最大的自主权。”

诸葛亮和刘伯温,对于军事兵力上的安排,不发表任何看法,朱雄英派兵支持他们,这是再好不过了,手上有兵权,想做些什么都会很顺利。

一阵脚步声传来,门外出现了萧何的身影,萧何走进书房,微微躬身,“公子!”

朱雄英笑着说道:“咱们的后勤部长来了,别客气,多日未见,你们都功不可没。”

众人都笑呵呵的开着玩笑,气氛热烈,这段日子,他们相互尊重,互相了解过,对于对方的能力,知道的颇多!

一边喝茶一边闲聊,随后说起了诸葛亮和刘伯温即将上任,朱雄英也开口问了萧何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萧何沉思了一会,“公子,今年过了农耕,今年的税收全免,粮食充足,只不过,粮食即便再充足,也需要百姓有事做,不能光靠我们养着。”

“如今时至这个月份,百姓已经耕种不了粮食,回乡的话,只能种一些白菜,可白菜不能当粮食。”

“到了冬季,百姓所需的粮食,过冬的一切,都需要在这之前准备,需要动员所有百姓参与,借此机会,分发下去过冬所需。”

朱雄英开始沉思,这可不是几千或者几万个百姓,这是几百万百姓,每一个关于百姓的决策,都需要慎重考虑。

百姓归家,夏季、秋季到好说,冬季需要保暖的衣物,过冬的柴火,还有日常所需,需要的自然是天文数字。

朱雄英这些日子,一直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想到的方法,则是修路,这个时代的路,一旦出现雨天,辎重或者货车,基本上难行。

最新小说: 大明最强皇太子 我乃边军一小卒 大宋潜火队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日月悬空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