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东岸的峭壁被晨雾笼罩,太史慈的犀角弓弦上凝着露水。他伏在崖顶的乱石后,箭簇斜指三里外的西凉军箭楼——楼顶飘扬的“董”字纛旗下,十架青铜连弩正对准江东水寨的粮道。弩臂上缠绕的冰蚕丝在曦光中泛着寒芒,丝线末端拴着的不是弩箭,而是浸泡尸油的《骊山水脉图》残卷!
“子义,巽位风向变了。”
周瑜的低语自崖下传来,焦尾琴的断弦在风中轻颤。太史慈耳廓微动,箭尖随琴音偏移半寸,瞄准箭楼飞檐下的青铜铃——铃舌处嵌着的玉玺碎片,正与昨日从董卓铠甲崩落的残片纹路吻合。
五更鼓刚刚敲响,箭楼顶层的机关齿轮突然发出一阵暴鸣,仿佛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猛然驱动一般。九名身材魁梧的西凉力士站在绞盘旁边,他们肌肉贲张,手臂粗壮,正奋力地转动着绞盘。随着绞盘的转动,连弩的青铜机括缓缓张开,就像是一头凶猛的巨兽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
令人惊讶的是,弩槽中填满的并不是常见的铁箭,而是用镇国鼎残片熔铸而成的“碎甲锥”!这些碎甲锥闪烁着寒光,每一枚都显得异常锋利,仿佛能够轻易穿透任何坚硬的护甲。
与此同时,董卓的狂笑声从箭楼底层传出:“太史慈!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本将的厉害,看我如何断你江东的粮脉!”他的声音在晨雾中回荡,充满了自信和得意。
然而,就在董卓的话音未落之际,太史慈的箭已经如同闪电一般离弦而出。这支箭仿佛是带着太史慈的愤怒和决心,以惊人的速度穿越了晨雾。
就在箭簇穿透晨雾的瞬间,周瑜的焦尾琴突然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十面埋伏》。琴音如泣如诉,如雷如霆,音波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震得青铜铃剧烈摇晃起来。
而那玉玺碎片折射出的晨光,在这一刹那竟然变得如同利刃一般,将碎甲锥的投射轨迹映照得清清楚楚!
太史慈的箭矢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钉入了铃舌的缝隙之中。只听得“咔嗒”一声,机关被触发,整座箭楼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倾斜。
藏于飞檐下的三百枚火油罐也在这一刻轰然坠落,它们像雨点一样砸向西凉军自己的弩阵!
“鼠辈安敢!”董卓见状,不禁怒喝一声,但已经太晚了。
只见董卓的星纹铠如同陨石一般狠狠地撞击在箭楼的木墙上,发出一声巨响,木墙瞬间被撞得粉碎。而与此同时,董卓手中的赶山鞭如同一条火龙一般,卷起熊熊火浪,如怒涛般反扑过来。
这火浪来势汹汹,带着无尽的热浪和毁灭之力,仿佛要将一切都烧成灰烬。然而,就在这火浪即将触及冰蚕丝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这冰蚕丝上浸染了大量的尸油,而尸油在遇到火焰时,会瞬间爆燃成青焰。这青焰顺着冰蚕丝迅速蔓延,眨眼间便如同一股青色的洪流,顺着丝线疯狂地窜向江东的粮道。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太史慈的第二箭如闪电般破空而至。这一箭的速度极快,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带着凌厉的气势,直直地朝着青焰射去。
然而,当人们看清这一箭时,却都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箭杆上绑着的并不是普通的羽翎,而是小乔连夜调制的一种神秘药粉——“凝霜散”。
这种药粉有着神奇的特性,一旦遇到火焰,就会立刻凝结成冰雾。而此刻,这冰雾如同一张大网一般,将那青焰牢牢地困在半空之中,使其无法继续蔓延。
就在冰雾弥漫的瞬间,箭楼底层的暗门突然毫无征兆地洞开。紧接着,九具青铜傀儡如同鬼魅一般从暗门中冲出,它们的关节处竟然镶嵌着太史慈月前射失的箭簇!
这些傀儡手中握着巨大的链锤,链锤的锤头拴着铁球,而那铁球上竟然刻满了江东的布防密文。这些傀儡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的出现让人猝不及防。
就在傀儡们挥舞着链锤横扫过来的时候,周瑜的白袍如同一片雪花般掠过冰面。他手中的焦尾琴如同一件神器一般,在他的横扫之下,竟然硬生生地扯住了三根链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