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说要50元,这还是看在他们比较客气的份上,不然开着三轮摩托车跑一趟,出场费没有八十、一百,想都别想。
当然,就算人家现在说八十、一百,他也得硬着头皮出钱。
商量好了价格,斗鸡眼师傅开始了专业性的操作。
他的技术还是很熟练很不错的。
只是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把胎补好了。
期间闲聊,他也知道了对方姓谭。
“谭师傅,你家里有古董出售吗?
我之前去你住的地方,看你那边有一些比较有年份的物品。”
付了钱,对方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时,常顺随口问道。
“你是收古董的?”
对方转过头疑惑的看着他。
“算是吧!我顺便收一点。”
“我家没古董,虽然有些东西年份看上去比较久,但算不上古董。
不过我的那些邻居,他们家里说不定有。”
“那你家里有绿松石矿石吗?”
王师傅顺便问了他一句。
“这个倒是有,不过就两块,差不多3斤重。
你们还收这个?”
对方又有些疑惑。
“我遇到了顺便收点。”
“咋收的?”
听常顺说收,谭师傅问道。
“要看了再说,面松、硬度低、颜色不好看的不要。”
“我那两块质量很好,算是最好的料。”
“那我们现在去看看!”
说完,常顺拿出手机,给常志武打了电话,把去看古玩的事说了一下,问他们是跟着一起去还是继续摘野果。
或许肖萌萌等人摘野果摘上了瘾,也不是很喜欢古玩类物品,对那些不敢兴趣。
所以选择了继续摘果子,让两人看好了再过去接他们。
打完电话,他就跟王师傅二人坐上了车,去了谭师傅的修理店。
常顺也不担心对方会在家门口撒钉子,毕竟他们的三轮车也要停靠、出行,包括他的那些邻居。
“就是这两个石头。”
到了地方,等了两三分钟,谭师傅就让他的老婆把绿松石原矿石拿了出来。
她把它们递给了他。
常顺接到手里仔细看了起来。
两块石头的大小差不多,都是成年人拳头大小。
他们看上去瓷度高、颜色蓝、质地细,品质确实像谭师傅说的那样,是最好的料。
“你这石头不是秦古料吧!”
王师傅也把两块石头拿在手里看了看。
“不是!这是云盖寺那边的料,并不比秦古料差。”
谭师傅的老婆看着石头,对他说道。
“你们这石头打算咋卖?”
常顺并不关心它是哪里产的,只要材质好就行。
“像这种好料,我不久前听别人说过,说是五六百一斤,你要是想要,也按600。”
谭师傅想了想,然后说道。
对方这样说,常顺没有急着直接答应,而是装作一副思考的表情。
“600有点贵了,现在外面喜欢这种石头的人很少。
550能卖我就要,我一般都是这个价收的,这种石头多的是。”
说着,他把石头又递向了年龄看上去35岁左右的女人。
常顺刚才也是考虑过,对方既然把石头找出来,肯定是想卖掉的。
而这人在路上撒钉子,虽然也有一定的底线,但毕竟做的不是好事。
自己压价是应该的。
如果是其他人,他或许会按照600元一斤收购。
赚了自己修理车胎的费用,必须从石头上再捞回来。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对方出售的前提下。
如果对方不卖,他也没有办法,最终还是会以600元的价格购买。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东西就是两块破石头,放在家里不能吃也不能喝,还占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