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的人比那些没有搬迁的人,通常过得要好。
“那挺好的,以后你们也是吃商品粮的人了!”
两人聊着,他就把机器组装好了。
拿出一枚铜钱调试好,常顺直接从院子里的地面处开始了扫荡。
地面铺着的是青砖,并没有垫沙石水泥,保持着很多年前原有的风格。
随着探盘的摆动,没过多久机器感应到了金属发出“嘟嘟嘟嘟”的提示声。
他上下左右前后又晃动了几下探测器,发现物件并不大,另外东西埋得也不深。
从数值以及听到的声音分析,是铜钱的可能性比较大。
“常老板,是不是有东西?”
陈师傅同样听到了机器传出的提示声。
“有,一个小物件,可要可不要!”
他淡然道。
“埋得深不深?要是不深就挖出来看看,有东西总比没有好。”
“不深,你想挖就挖挖看。
不过下次有这样的还是不要挖了,很耽误时间。”
据他估计,房子范围内肯定会有很多的小杂件,要是一个个的都挖出来,估计一个星期都挖不完。
自己来的目的是找窖藏,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挖一个个的小杂件上。
“行!那就挖挖看。”
随后,常顺拿着小洋镐,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把砖块撬起来后,用机器把它找了出来。
跟估计的差不多,是一枚铜钱——乾隆通宝,普通钱币不值钱。
“给!这个你拿着,我不要。”
陈师傅把他递到手的铜钱拿在手里后,常顺拿起了机器继续探测了起来。
接下来在整个院子扫荡了一遍,信号小的位置有几处,考虑到还是小件的物品他就没有挖掘。
当他走进侧房一间放东西的杂货房时,眼前就是一亮,只见这处房子靠近墙角的位置放着一件石器。
这个石器是一个石头雕刻的大象。
石象青石材质,高约40公分,长约半米,最大宽度约25公分。
“陈师傅,那大象只有一只吗?”
看了会儿,他问对方道。
通常这样的石器,就像石狮子一样,是成对的。
“是的,我家里只有一只,当年我父亲说本来是两只的,他弄了一只回来,还有一只被别人弄走了。”
“从哪里弄回来的?”
他有些好奇。
“好像是从一处古桥的边上,后来那桥拆了重建,桥上的很多老石雕、石刻都被损坏了。”
这样说,常顺算是明白了。
几十年前,收藏还不被普通人了解,那时的人,绝大多数也没有保护文物的概念。
用拆掉的老物件当地基垫脚石的不在少数。
特别是在特殊年代,打砸的各类石器,破坏的各种文物数不胜数。
“你家的这些石器或者说其它的一些物品卖吗?卖的话,我们可以商量价格!”
“当然卖了!不卖房子拆迁了我也没地方放,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看得出来,陈师傅似乎并不喜欢收藏。
“行!等晚点我们探测完商量价格。”
说完,常顺拿起机器,在这处杂物间探测扫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