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跟去年一样,腊月二十三是镇上年内的最后两个集市日之一。
吃过早饭,常顺给开挖机的王师傅打了电话,再次确定见面后,他就开车带上父亲、爷爷、常静去了镇上。
虽然之前办了一些年货,但他们过去逛逛,多备一些也是好的。
另外父亲、爷爷还要帮他买一些特产带到沪市那边去。
路上遇到了村子里几名同样要去镇上赶集的人,他把他们也带上了。
到了镇上,等大家都下了车,常顺直接去了王师傅家。
“常老板,一年不见,你看上去更加沉稳、内敛、气度不凡了!”
见面打招呼,王师傅看了看他,笑着称赞道。
“真的吗?我自己倒是没感觉到,我看你红光满面,容光焕发,今年一年的收入应该也很不错吧!”
常顺也看向了他,笑着道。
“花花轿子人抬人”,好话人人喜欢听,对方带着恭维的话夸赞自己,他当然也会“礼尚往来”。
“还行吧!跟你比我知道差距肯定巨大,你今年的收入应该有一百万吧?”
对方又笑着打听道。
“一百万!哪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你们一年能赚多少钱,二十万还是三十万?”
一百万,他当然不会承认。
对方的格局还是没打开。
关于挖机师傅一年能挣多少,他还真不清楚。
按照老家盖房子找他过来挖地基的行情,不到两天3750块钱,去掉油耗啥的,怎么的一天能有1000块钱的收入。
这样计算,一个月就有3万,一年二三十万估计能够赚到。
另外常顺大概也清楚,这年头开挖机的,没有后世那样卷,挖机并不饱和,价格相对也不错。
包括其它建筑方面,那些老板都很赚钱。
毕竟材料、承包价格就像大米,多少年没涨价,涨的只是人工费。
后世的人工费,可是比材料费高了太多。
“没有二十万也没有三十万,我跟你讲下你就明白了。
我们开挖机的,并不是天天都有事情做,另外挖机经常会出现故障,要保养,保养费用、油耗很高。
有时机器坏掉,一连好几天做不了事,还有雨天等天气的影响。
说句实在话,我今年各种开支去掉,也就只有10万块钱左右的纯收入。
开了几年了,今年才把购买挖机的本钱挣回来!”
王师傅把情况说了下。
“本钱挣到手就好,以后就是纯赚钱了!”
“是啊!现在回了本,我也就放心了。好了,我们看东西!”
知道他过来,王师傅提前把要出售的物品准备好了。
这次的物件没有去年多,毕竟之前是很多年的存货。
今年只是一年时间又寻找到的物件。
东西的种类还是陶器、陶瓷器、瓷器制品、金属类物品、石头制品以及一些瓷片等。
陶器去年对方觉得值钱没有售卖,后来应该打听过,现在也知道了不怎么值钱,所以就拿出来售卖了。
看过之后,他发现稍微好点的物件有5样:
一个瓷香炉、一个青釉罐、一个青花碗、一个铁钟以及一个石球。
瓷香炉是明朝时期龙泉窑筒形三足炉,很厚实,表面没有纹饰图案,看着很素雅。
青釉罐应该是元代的,是一个百褶盖罐,盖子残了很大一个豁口。
常顺觉得如果是他自己出售罐子的话,盖子他肯定是不会拿出去的,毕竟有盖子还不如不要盖子。
有了盖子,它是残器,没有反而是完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