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来,麦收也正式开始了。
早熟的麦子都已经割过了。
相庙中学放了一个星期的麦忙假。
三丫是十天。
大丫决定麦子不论大小地块,一律使机械割麦。
随着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机械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
大丫一早就带着三丫把每块麦地的田头地边的麦子,都给用力给割了。
这样方便机械来了,直接下地割麦,拐弯抹角也方便,即便邻家的麦不割也不会压到别人家的麦子。
大丫问清了多少钱一亩收割费,直接付了定金。
大丫的态度明确,收割手就直接把她家的几块麦子给放倒了。
大丫没让金明下地,让他安心在家做豆腐卖豆腐。
她和三丫一边拉麦一边打麦。
一天三场,傍晚有风的时候,再把麦糠给扬出去。然后把麦粒拉回来放在院子里晾晒。
十二亩麦子,大丫连拉带打用了五天的时间。
家里晒不下,就在场上晒,晒干水汽,再拉回家。
抢收过后,就是抢种。
种豆子是最省事的,又快又省本钱。
十二亩地,依旧种了五亩多豆子,一亩八栽稻,一亩三栽红薯。
剩下的地就种玉米。
种豆子快,把豆种和一些复合肥直接撒入地里,用犁子浅浅地犁过,再用木耙把地耙几遍就成。
玉米犁成趟埂,要一棵一棵种下地。
春花生的地里栽了一分地的春红薯,这会子正好剪苗,一亩三分地,大丫用圆桶塑料袋拉水,和三丫一起把红薯给栽下地。
栽稻就不是大丫能左右的事了。
那要庄子里户家统一筹钱买柴油机和柴油抽水,从大渠里流入小渠,统一放水才行。
匆匆忙忙间,大丫去上学了。
三丫假期未到,就带着金旺去花生地拔草。
因为家里有小孩,金德顺就在春花生地里又留出二分地种了西瓜和小瓜子。
春花生地里草不是太多。菜茬花生没盖地膜,草长的就很茂盛。
看着哥哥姐姐都在地里忙活,小熠熠和小烁烁也要求去地里拔草。
在等待栽稻的同时,金德顺就与吴水秀把家里打了一遍的麦秸垛子又给扒了,再用石滚子给压了一遍。
叫捞场。
有付出就有回报。
因为有的麦穗上还有没脱下粒的麦仁儿。
一共捞了四场,也捞了有四百多斤的小麦,也够交四个人的公粮了,累一点也值得。
稻田放水是在大丫上学的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五。
星期六还要上半天学,大丫索性就请了假。
班长马老师直接允了她的假。
晚上她也没有上晚自习,直接就回来了。
柴油机一直在抽水,没有停歇。
放水期间,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去看水。
白天金德顺扛着铁锹跟着看水,防止新渠漏水被冲塌。
晚上,大丫把爷爷换下,她顶上。
她把矿灯斜背在腋下,如一个巡逻的卫士,在水渠上来回看着水头。
柴油机一直抽到半夜十点半,发动机实在太烫,整个柴油机都向外散发着热气。
不管是机器还是驴,都得要歇歇,不然使多了,也会出故障。
队长金德良就决定把柴油机给停了,“让它冷却冷却。留下两个人看机器,守夜的人,可分到三块钱。
剩下人都回家睡觉。天亮就过来看水。”
队长话落,立马就有五个人表态,愿意在大渠这里守夜。
队长看了几人一眼,说:如果你们几个都愿意在这里守夜,那就每人只能分得一块二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