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的小头目一听这车里的妇人竟然敢顶撞他,急了,
“你这刁妇,还敢跟我要告示,我告诉你,我说不让出城就不许出城。赶紧回去,不然,我把你这些粮食都扣下充公。”
王氏也急了,如果没有这个出去施粥的借口,她今天就没有办法把女儿送出城去,想起今天收到的警告,真娘那个女人这两天就要把婉儿送给人家做妾,她心里如火烧一样,在梁家,她的人手太少,如果梁满囤向着真娘,她没有把握能保住女儿。
情急之下,她一掀车帘就要下车去理论。
这时候,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匆匆走到一旁看热闹的那一队临时增加的守城士兵的跟前,跟领头的人低声说了几句,那人就快步往城门口走了过来。
“哎呀,误会了,咱们知府大人何时说不让赈济灾民了,只是一直苦于城中的粮食都不够吃,才无奈实行定量供应嘛,现在,既然这位夫人肯拿出自家的存粮替官府分忧,咱们怎么还能拦着呢,赶紧打开城门,让夫人出城,哎呀,夫人真是善举啊,城外的灾民今天可是有福了。”
小头目被这人一番话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苦于自己只是个守门的大头兵,官阶不如人家高,只好憋屈的把城门大开,让车马出去,还不忘在后面吆喝了一声,
“城门只开一个时辰,到时回不来,我可不会等你们。”
王氏没有答话,她今天就没打算回城。
出城门没有多远,就看见路边稀稀拉落的或坐或躺的有不少灾民,看见他们的车马,眼中流露出各种情绪。
有希冀,有祈求,有漠然,也有贪婪。
王氏和梁婉儿从车厢的窗子缝隙往外看去,心情沉重又有些紧张。她们的人手并不多,只有十几个人,要是灾民见了粮食一哄而上,把她们抢了,她们还真的没有抵挡之力。
出城不远,一直跟在车旁的粮铺掌柜的选中了一块相对宽敞的地方,对着车厢里的王氏说
“夫人,咱们就在这儿开始吧。”
王氏嘱咐女儿坐好,自己躬身下了车,看看周围够开阔,回首望去,离城门的距离也不算太远,点头道
“张四哥,这地方挺好,咱们就在这儿吧。”
张老四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一直帮她照看着几间嫁妆铺子,跟了她半辈子,她还是很信得过的。
张老四赶紧招呼人从车上卸下自己带来的大铁锅,挖坑埋灶,开始熬粥。
粥还没熬好,就已经围上来一层灾民。一开始还有点分寸,随着锅里的水沸腾开来,米香渐渐起来散开,灾民再也控制不住,不断的往前涌动着,眼看就要挤到面前。
张老四带着两个伙计拼命的往外推着灾民,
“老少爷们,各位乡亲,咱们再等会儿,这米刚下锅,还没熟呢,你们再往前,这锅就要挤翻了,大家就都吃不成了。往后退,大家往后退,饭只要熟了,我们这就放粮。”
可人群中总有不听招呼的,而只要有一两个人往前挤,就有人担心自己落在后面吃不到,于是,一碗粥都还没熟,几口大锅眼看就要被挤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