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朱权在王府众人的送别中,率领护卫队踏上了前往朵颜三卫驻地的征程。
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思考着与朵颜三卫谈判的策略和要点。
他深知此次谈判责任重大,关乎大宁经济与明和朵颜三卫关系,容不得半点差池。每一句话、每一个承诺,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这背后还有朝廷复杂的政治格局,太祖皇帝精力不济,皇太孙及其幕僚在朝政中的影响力渐大,自己的谈判结果说不定会被他们反复研究,用以制定未来的边疆政策。
与此同时,王妃张氏也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
正值秋收的关键时期,大宁的地理优势在此时尽显,肥沃的土地孕育出饱满的庄稼。王妃深知农事的重要性,她首先叫来王府总管常晏,详细询问了王府田庄的秋收情况。
“常总管,今年王府田庄的收成如何?百姓们收割可有困难?”王妃关切地问道。
常晏恭敬地回答:“王妃,今年风调雨顺,大宁气候适宜,王府田庄的收成还算不错。只是近日雇人收割庄稼的工钱有所上涨,现在市面上宝钞越来越不值钱,有些百姓交易时更愿意用粮食、牲畜等实物,我们需留意此事。”
王妃微微点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你去通知吴廪丰和陈馔熙,密切关注市场物价,若有商家借机哄抬物价,务必及时上报。同时,告知百姓,若在秋收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向王府求助。如今洪武朝倡导与民休息,我们王府更要做好表率。”
常晏领命而去,王妃又叮嘱道:“一定要让百姓感受到王府的关怀,不可有丝毫懈怠。”
她心里清楚百姓安稳是地方稳定的根基,如今朝廷局势微妙,更不能出乱子。听闻周边有些地区因灾荒粮食歉收,要警惕大宁是否受影响,也需为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出力。
安排好王府田庄的事情后,王妃决定亲自前往田间看看。
她带着贴身丫鬟桃夭和心腹嬷嬷殷念,来到了王府田庄。
此时,大宁秋日的阳光洒在田野上,田间的百姓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收割庄稼,看到王妃前来,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行礼问好。
“乡亲们都辛苦了,快起来吧。”王妃微笑着说道,“我来看看大家秋收的情况,可有什么难处尽管说。”
一位老农上前反映宝钞贬值、雇工钱上涨,卖粮不愿收宝钞的情况,王妃安慰会关注物价工钱,让百姓有问题随时说,老农连声道谢。
王妃在田间走了一圈,仔细查看了庄稼的收割情况,又与百姓们聊了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看到百姓们虽然辛苦,但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王妃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
大宁的秋季短暂,百姓们必须争分夺秒抢收,好在今年气候帮忙,未出现突发的恶劣天气影响收成。
处理完田间事务,王妃回到王府,心中仍记挂着百姓的辛苦。她又开始着手安排厨房为秋收的百姓准备一些吃食。
她叫来典膳钱坤,说道:“钱师傅,秋收时节,百姓们都很辛苦。你安排厨房多做些热汤热饭,每天给田间劳作的百姓送去,让他们也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钱坤连忙应道:“王妃放心,小的这就去安排。我准备熬些米粥,再做些馒头和咸菜,保证让百姓们吃得饱饱的。”
王妃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你了,钱师傅。食材方面不要吝啬,一定要保证质量。”
朱权一行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朵颜三卫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