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马蹄声渐没于远方官道。
朱权伫立王府门口,望着扬起的尘土,心中五味杂陈。这场和谈,关乎大宁边境和平,更牵系复杂军政关系,他的一举一动都需万分谨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于书房内,朱权翻开兵书,试图寻得一丝宁静。可福余卫和泰宁卫剑拔弩张的场景,以及巴儿孙那捉摸不透的面容,却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浮现。
此刻,他不仅要思索化解部落冲突之法,更要权衡此事对自己与朝廷关系的影响。他深知朱元璋对藩王与地方势力交往愈发警惕,任何军事行动都容不得半点疏忽。
与此同时,王妃张氏在库房与苏致和仔细商讨物资储备细节。她纤细手指划过清单上的各项物资,时而微微皱眉,提出见解:“苏典簿,这药材储备得再添些防风、柴胡之类,春季易生疫病,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还有这兵器,务必确保锋利耐用,定期检查修缮,切不可大意。”
王妃明白,在这敏感时期,充足的物资储备不仅是应对边境冲突的保障,更是在朝廷审视下维护王府实力的关键。
苏致和恭敬应道:“王妃所言极是,小的这就安排人去办。如今局势不明,这些物资可是咱们应对变故的底气。”
王妃点点头,目光扫过库房中堆积如山的物资,暗自思忖着如何进一步优化物资调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她知道,朱权在外周旋不易,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将王府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无后顾之忧,同时绝不能给朝廷留下任何把柄。
王妃前往厨房,简单交代要为王爷准备清淡滋补且合口味的膳食后离开。
朱权在书房反复思量和谈之事,不觉已到傍晚。他起身去院子,抱起玩耍的世子朱盘烒,叮嘱他快快长大守护大宁,随后返回书房。
这时,王府长史周怀瑾匆匆走进来,神色紧张,脚步急促,连袍角都带起一阵风:“王爷,刚刚收到消息,朵颜卫的巴儿孙似乎有新动作,他派了一支小队朝着福余卫和泰宁卫的冲突地点去了!”
这话一出口,仿佛一道惊雷在书房炸响,空气瞬间紧绷起来。
朱权闻言,脸色骤沉,眼神瞬间锐利如鹰,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来陈亨、刘真、卜万三位将军。在等待将军们到来时,他迅速梳理思绪,考虑到卫所制度下的军事规范,他深知此次行动的复杂性,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宁的安危和自己的命运。
朱权将消息告知到来的三位将军。
陈亨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上满是担忧与警觉,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说道:“王爷,这巴儿孙向来狡猾,他此时派人过去,恐怕没安什么好心,会不会是想趁乱挑起更大的冲突,好浑水摸鱼?”说话间,他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仿佛随时准备应对一场恶战。
刘真也点头道:“陈将军所言极是,咱们得早做防备,万一巴儿孙煽动福余卫和泰宁卫联手对付我们,那可就麻烦了。不过,一切行动还得遵循朝廷的规矩,不能让皇上起疑。”他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谨慎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