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摆满美食的桌前,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象征吉祥的菜肴,有寓意团圆的丸子,还有象征富贵的红烧肉。
朱盘烒坐在朱权和王妃中间,开心地吃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嘴里不停地说着“好吃”。
饭后,一家人来到庭院。庭院中,仆役们已在地上摆好了投壶器具。投壶游戏正式开始,朱权拿起一支箭,给朱盘烒演示如何投壶。
朱权教朱盘烒投壶,朱盘烒多次尝试后终于投中,兴奋得跳起来,王妃在旁鼓掌鼓励。
深夜,寒意渐浓,一家人回到屋内,围坐在温暖的炭火旁守岁。守岁时,朱权抚摸着朱盘烒,轻声讲着故事,王妃递来象征吉祥的糕点。一家人互道祝福,期待新的一年。
享受完这温馨时光,王妃轻柔地将玩累的朱盘烒抱回房间哄睡。朱权则来到书房,继续处理公务。
他坐在书桌前,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这些公文均以竖排毛笔书写,抬头有着严格的官衔敬称格式,结尾盖有清晰的卫所、府衙等相关官印,遵循着明代公文从右至左、严谨规范的书写格式。公文传递依靠各地驿站,由专门的驿卒快马加鞭送达,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朱权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认真审阅每一份公文,不时在上面写下批示,这些批示主要围绕军事策略和地方稳定,不涉及越权干涉具体的地方文化建设事务。
此时,王府典簿苏致和前来汇报物资调配详情。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擅长文牍管理,为人谨慎细致,字迹工整隽秀。此刻他一脸忧虑,双手捧着账本呈上说道:“王爷,如今西北战事频繁,朝廷物资征调不断,大宁粮草兵器储备恐难足额。城中百姓怨言渐起,商路受阻,商户生意冷清,还望王爷定夺。”
朱权听闻,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大宁作为边防重镇,军事储备关乎存亡,可百姓民生亦不可不顾,稍有差池便可能民心不稳。一边是抵御外敌的紧迫需求,一边是百姓的生计艰难,如何平衡,着实考验智慧。
权衡片刻,他神色凝重地指示道:“密切留意物资动态,优先保障军事所需,合理调配民用物资,与周边府县协商互通。安排开仓放粮,赈济城中特困百姓,张贴告示说明朝廷难处,安定民心。鼓励本地商户互市,城内开辟专门集市以促物资流通。派人探寻新商路,绕过受阻路段,尽快恢复与内地贸易往来。对了,大宁屯田情况如何?务必保证粮食产量稳定。”
苏致和回答:“王爷,大宁屯田分军屯与民屯,军屯由卫所士兵负责,民屯招募当地百姓。目前军民努力下,粮食产量尚稳,但受战事影响,人力不足,部分新开垦土地耕种进度延迟。”
朱权点头道:“从王府卫队抽调人手协助屯田,务必保障粮食供应。让屯田军民多交流耕种经验,摸索更适宜大宁土地和气候的耕种技术,以应对北疆风沙和干旱。”
不知过了多久,王妃轻手轻脚走进书房,看到朱权还在忙碌,眼中满是心疼,却只是轻声说:“王爷,时候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朱权抬起头,看着王妃温柔的面容,歉意地说:“辛苦夫人了,这些公务不处理完,我实在放心不下。你先去睡吧,我再看一会儿。”
王妃摇了摇头,走到朱权身边,微微侧身,轻声说:“王爷为大宁操劳,妾身虽不能在朝堂上帮你分忧,但在生活中,定要照顾好你。”说完,静静地站在一旁,偶尔为朱权添些茶水,绝不过问公务细节,尽显得体。
两人一起在书房忙碌到深夜,才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