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万一步上前,抱拳道:“王爷,北元骑兵狡黠,常规侦察难以应对,您此决策恰是破局关键!末将打算训练斥候采用‘明暗双线’侦察之法,明哨于草原显眼之处巡逻,迷惑敌军,暗哨隐匿暗处,紧盯敌军巢穴,稍有动静,即刻回报,定叫北元和朵颜三卫的一举一动无所遁形!编制、训练计划,末将马上整理妥当报备朝廷,朝廷派人监督时,末将必定全力配合,以朝廷和大宁安危为重!”
朱权颔首赞许:“卜将军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务必尽快组建并训练好斥候部队,一切按朝廷规矩行事,不可擅自扩充兵力。”
顾爻轻抚胡须,目光深邃,微微眯起双眼,似在斟酌言辞,不紧不慢地说道:“《管子》有云,‘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互市贸易利益诱人却暗藏凶险。朵颜三卫新附,内部势力复杂,受亲北元势力影响,与我朝交往反复。海禁之下,违禁物资严禁流入,税收细则不可违背朝廷定规。”
晏昭微微颔首补充:“诚如顾先生所言,与周边势力谈判,需先遣细作摸清需求,对朵颜三卫,亲明者优惠,亲北元者严监,谈判内容提前向朝廷请示。”
朱权专注聆听,频频点头:“诸位所言极是。此事关乎大宁未来,容不得半点差池。陈将军、刘将军,烽火台之事便交由你二人负责;顾先生、晏先生,互市贸易规则制定与前期沟通,就劳二位费心;周长史,协调各方,保障物资与人员调配顺畅;卜将军,斥候部队的组建与训练就仰仗你了。一切行动严格遵循朝廷大政方针,定期汇报进展。”
众人领命,各自阐述了对任务的初步规划后散去。
众人退下后,朱权心系民生,径直前往田间查看垦荒进展。只见原本荒芜的土地已被划分成规整田块,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
朱权与一位正在劳作的老农交谈起来。老农面露难色:“王爷,咱老百姓都盼着能多开垦些荒地,多打些粮食,可有些大户,霸占着好地,还不让咱穷人靠近,这垦荒的事儿,实在难办呐。而且那些大户还串通官府,咱们小老百姓有苦也没处说。”
朱权眉头微皱,转瞬眼神坚定,深知需平衡各方利益,保障百姓权益。朱权安慰老农:“老人家放心,本王定会查明此事,保证大家都能受益于朝廷的垦荒政策。”
之后,朱权又召集地方官员和将领们商议水利修建和垦荒之事。
大宁知府忧心忡忡地说:“王爷,工程材料获取难,运输还遭土匪骚扰,百姓既要垦荒又服劳役,恐生怨言。”
朱权神色凝重,心中思忖,当派人寻石材替代,勘察地形辟新路。
思索片刻后,朱权说道:“陈将军、刘将军,抽调部分士兵协助修建水利,既减轻百姓负担,又加快工程进度。周长史,你联合地方官员,依村庄人口合理征调民力,保障百姓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派人前往工部请求支援水利技术人员,若工部事务繁忙,便在当地重金聘请,以保障工程质量。材料方面,组织人手勘探周边,寻觅替代材料,若是运输困难,便开辟新的运输路线。对于土匪骚扰一事,卜将军,抽调一支精锐部队沿途护送,保障运输安全。”
朱权顿了顿,接着道:“垦荒乃当下要务,告知百姓,新开垦土地三年内免税,官府提供种子农具。对阻碍垦荒的豪强,依法严惩。即刻起草文书向朝廷申请移民,将内地无地农民迁来,充实大宁劳动力。卜将军,你的斥候部队及其他军队,无军事任务时开展屯垦,自给自足还能守护边疆,收获的粮食一部分用作军粮,一部分上缴地方。”
众人领命,各自筹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