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过你在进入无序状态后,时间空间对你的影响都非常小,甚至说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无视它们,这就是四级失序现象的程度。”
“我再引入最后一个概念,关于观测的本质。我们经常所说的观测实际为广义观测,考虑时间因素对于观测的影响。与之相对的则是狭义观测,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观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广义观测对失序现象的影响更为强烈。”
“通俗而讲,广义观测就是,我现在观测一个可能性叠加的系统,于是它坍缩了;而狭义观测就是,不需要此时有观测者参与观测,无论未来还是过去,只要存在某一时间点有观测者对这个系统进行观测,那么它就会坍缩。”
“说完这些,我再回答你的问题。”洛苏看着眉头紧锁的余安宁“我知道信息量很大,其实我暂时也没有完全理解,我也只是勉强运用。”
自从他靠近这片失序区域,便不断有杂乱的信息涌入大脑。一路上他之所以时常思考,也是为了处理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异常杂乱,往往都只是一闪而过的碎片,需要洛苏结合自己的思考去互相联系,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类似于复原被碎纸机碎掉的论文。
“在三级及以下,不同的时间失序区域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因为即便没有广义观测的作用,在狭义观测下,也会导致部分可能性坍缩,这种坍缩可以近似看作随机。”
“理想情况下,时间失序区域内关于时间的可能性有无数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这是因为狭义观测的影响,导致其部分可能性坍缩,这就是不完全无序状态。”
“很有趣,我能朦胧感觉到。”余安宁眉头稍微舒展些许“如果没有你系统性的梳理,我也许会花更多时间得出结论,说起来这是不是可以解释,边界上的事物很像镜头长曝光之后的色带。”
“拍摄对象在不同时间所成的像?”洛苏大概能想象到“那应该差不多吧,时间失序存在这种可能性。”
“另外,很奇妙。”余安宁表达着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失序现象可以提前预知未来是否有人观测它。”
洛苏在获得这条信息时也难以相信“可以这么理解,但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也许还需要更加严谨的论证。”
“人类也不可能观测到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没有被观测到的失序区域。”余安宁随手拿出本子,在上面书写着“时间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怎么流淌的?”
见余安宁专心于自己的思考,洛苏也不再发言,继续向海边出发。
周围的寂静仿佛有一种实质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他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这空旷的天地间被放大。
偶尔有风吹过,带起一阵雪雾,冰冷的雪花扑打在他的脸上,让他的思绪稍稍回笼。
他已经能够眺望到远方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