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侨说道:“好的,易鑫。我对资金来源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对了,线上教育平台学员实地考察学习活动结束后,学员们反馈希望能建立一个长期的四合院文化学习交流平台,方便他们后续继续学习和交流,您觉得可以怎么搭建这个平台呢?”
易鑫说道:“搭建这样一个长期的四合院文化学习交流平台,可以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入手。线上方面,开发专门的四合院文化学习交流App或者利用现有的社交平台创建专属社群。在App或社群中,定期发布四合院文化的知识内容,包括文章、图片、视频等,涵盖四合院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传统习俗、美食文化等各个方面。邀请文化专家、学者入驻平台,开设在线课程、讲座,解答学员们的疑问。”
“设置互动交流板块,如论坛、问答专区等,方便学员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四合院文化元素,也可以针对一些四合院文化话题展开讨论。还可以组织线上文化活动,比如线上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创意设计比赛等,激发学员们的参与热情。为了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设置积分系统,学员通过发布优质内容、参与讨论、参加活动等方式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文创产品、线下活动参与资格等奖励。”
“线下方面,定期举办四合院文化主题沙龙活动。选择在园区内或者与周边的文化场馆合作,确定固定的活动场地和时间。沙龙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主题分享会,邀请学员、专家或四合院文化爱好者分享自己与四合院文化的故事、研究成果等;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技艺实践、四合院美食制作等;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员参观不同类型的四合院建筑,深入了解四合院文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
“建立四合院文化学习交流档案,记录学员们的学习历程、参与活动情况等。对于积极参与平台活动、为四合院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的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学员参与到长期的学习交流中来,共同推动四合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谭侨说道:“好的,易鑫。我觉得这个平台搭建方案很完善,能很好地满足学员们的需求。对了,文创产品专项小组举办寻亲主题文创产品品鉴会和线下签售活动时,担心现场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如人员拥挤、设备故障等,您觉得应该如何制定应急预案呢?”
易鑫说道:“针对寻亲主题文创产品品鉴会和线下签售活动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们要制定详细且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对于人员拥挤问题,在活动现场入口和各个区域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引导嘉宾有序参观和体验。安排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在人员容易聚集的区域,如产品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签售台等,增派专人进行疏导。”
“提前预估活动现场的人流量,根据场地容量设置合理的进入人数限制。当现场人数接近或达到限制人数时,在入口处设置排队等候区域,并安排工作人员向排队嘉宾说明情况,提供活动资料供他们在等候时阅读,缓解他们的等待焦虑。同时,通过广播系统及时向现场嘉宾通报活动进展和人流情况,引导嘉宾合理安排参观路线。”
“对于设备故障问题,在活动前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包括展示设备、互动体验设备、音响灯光设备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准备备用设备,如投影仪、麦克风、展示架等,一旦出现故障能够迅速更换,保证活动不受太大影响。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活动现场随时待命,遇到设备故障能够及时进行维修。如果故障无法当场修复,要及时向嘉宾说明情况,并调整活动流程,优先进行不受设备影响的环节。”
“若遇到突发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等,如果活动是在室外或半室外场地举行,要迅速组织嘉宾转移到安全的室内场所。通过广播、工作人员引导等方式,有序疏散嘉宾,避免出现混乱。在室内场所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饮用水、毛毯等,确保嘉宾在等待天气好转期间的基本需求。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活动安排,如缩短或取消一些室外环节,改为室内互动活动。”
“要是发生意外事故,如有人受伤,现场要配备急救箱和经过急救培训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包扎伤口、止血等。如果伤势较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附近医院,并安排专人陪同前往。同时,维持现场秩序,避免因意外事故引发恐慌。”
“此外,还要制定舆情应急预案。安排专人负责监测活动期间的网络舆情,及时了解嘉宾和网友对活动的评价和反馈。如果出现负面舆情,要迅速核实情况,及时发布官方声明,说明事实真相,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避免舆情发酵对活动和文创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谭侨说道:“好的,易鑫。我把这些应急预案要点传达给专项小组,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对了,民宿运营公司在‘民宿文化展示区’举办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和传统技艺比赛时,想增加一些现场互动环节,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易鑫说道:“这是个提升活动趣味性和观众参与度的好想法。在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现场,可以设置观众抢答环节。在竞赛过程中,穿插一些简单有趣的四合院文化小知识问题,让现场观众通过举手抢答的方式参与。答对的观众可以获得小礼品,如带有四合院文化元素的书签、徽章等。这样不仅能活跃现场气氛,还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四合院文化。”
“对于传统技艺比赛现场,可以安排观众投票环节。在参赛选手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专门区域,让观众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票。投票结束后,统计票数并公布结果,得票最高的选手除了获得原有的比赛奖项外,还可以额外获得一个‘观众最喜爱奖’。同时,邀请观众代表上台分享投票理由,增加观众与选手之间的互动交流。”
“另外,在两个比赛现场都可以设置文化知识问答墙。在墙上张贴一些与四合院文化相关的问题卡片,观众可以自行取下卡片,到指定区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观众可以将问题卡片作为纪念品带走,同时获得一张活动纪念贴纸,收集一定数量的贴纸可以兑换更丰厚的奖品。这样的互动环节可以让观众在活动过程中随时参与,增加对四合院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还可以设置一个‘文化纠错挑战’互动环节。在展示一些四合院文化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等资料时,故意设置一些小错误,让观众寻找并指出。第一个正确指出错误的观众可以获得一份特色奖品,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观众对四合院文化细节的关注和学习兴趣。”
谭侨说道:“好的,易鑫。这些互动环节的建议很有趣,我相信能大大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对了,大院活动总结会结束后,我们打算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一份四合院文化传承的长期规划,您觉得规划中应该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
易鑫说道:“四合院文化传承长期规划应涵盖多个关键方面。首先是目标设定,明确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希望四合院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达到什么样的具体成果。例如,提升四合院文化在本地居民中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达到一定比例,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深入体验四合院文化等。同时,确定在保护四合院建筑、传承传统技艺、弘扬文化习俗等方面要实现的具体量化指标。”
“文化教育板块不可或缺。规划应详细说明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受众群体的文化教育计划。对于青少年,制定系统的教育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校本课程、课外实践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入学习四合院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成年人,可以提供职业培训课程,如四合院建筑修复技艺培训、传统技艺传承培训等,为四合院文化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对于老年群体,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他们分享和传承自己的四合院生活经验和记忆。”
“活动策划方面,要制定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计划。不仅包括传统的节日庆典活动,如春节、中秋等在四合院中的特色庆祝活动,还要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如四合院文化创意大赛,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四合院文化的创意开发,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四合院文化的创新发展。此外,定期举办四合院文化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共同探讨四合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向。”
“四合院建筑保护与利用也是重点。规划要明确对现有四合院建筑的保护措施,包括定期的建筑检查、修缮计划等,确保四合院建筑的历史风貌和结构安全。同时,探索合理的利用方式,如将部分四合院改造成文化博物馆、民俗展示馆等,向公众展示四合院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结合民宿运营,打造具有特色的四合院民宿,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四合院的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