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宾至如归(2 / 2)

随着四合院文化传承活动的不断开展,大院里的家长里短也越来越围绕着这些文化活动展开。居民们在日常聊天中,不再只是谈论家长里短的琐事,更多的是交流在文化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张大妈笑着对李婶说:“你看咱们家孩子参加了那手工课,现在对四合院的了解可比我们还多呢,还经常给我们讲四合院的故事。”

李婶点头道:“是啊,这活动真是不错。咱们自编的那个戏,我觉得也挺有意思,没想到咱们这些普通人也能演戏。”

而在企业里,员工们在参与活动后,团队凝聚力也有所增强。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说:“自从参加了四合院文化活动,咱们部门的同事之间交流更多了,合作也更默契了,这活动真挺好。”

在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参与知识竞赛和传统技艺比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提高。老师欣慰地说:“现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很高,经常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很有好处。”

然而,在四合院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并非所有人都完全支持。有个别居民觉得这些活动太吵太闹,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一位刘大爷找到居委会,抱怨道:“你们搞这些活动,天天人来人往,吵吵闹闹的,我想安静休息都不行。”

居委会工作人员赶忙道歉,并表示会调整活动时间和方式,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经过沟通,刘大爷的态度有所缓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合院文化传承工作在磕磕绊绊中不断推进。易鑫和谭侨始终坚守着初心,努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四合院文化一定能在大院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四合院文化。

在四合院文化传承长期规划的逐步实施过程中,又一个新的挑战摆在了易鑫和谭侨面前。随着文化活动的增多和影响力的扩大,对场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原本的活动场地在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时,显得十分拥挤。

谭侨看着活动现场拥挤的人群,眉头紧皱:“易鑫,这场地问题得赶紧解决,不然以后活动开展会越来越困难。”

易鑫思索片刻说:“我们可以考虑对大院的部分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利用。比如大院角落那几间废弃的仓库,可以把它们改造成多功能活动厅,既能举办讲座、培训,也能作为戏剧表演的排练和演出场地。另外,和周边的社区协商一下,看能否共享一些场地资源,比如社区的广场、礼堂等,在我们举办大型活动时借用一下。”

于是,易鑫和谭侨开始着手推进场地改造和资源共享的工作。在改造废弃仓库时,又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易鑫说:“看来又得想办法筹集资金了。之前申请的专项资金可以拿出一部分用在这上面,再看看能不能从众筹项目里争取一些支持,同时也跟赞助企业沟通沟通,看他们是否愿意追加一些资金用于场地建设。”

经过多方努力,资金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废弃仓库的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施工过程中,一些居民主动前来帮忙,他们有的帮忙搬运建筑材料,有的给施工人员送水送点心。李大爷笑着说:“这活动场地改造好了,以后咱们活动就更方便了,我们也出份力。”

在与周边社区协商场地共享时,一开始并不顺利。周边社区担心场地借用会对自身居民的活动造成影响。易鑫和谭侨多次与周边社区的负责人沟通,详细说明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易鑫说:“我们会提前和贵社区沟通活动时间,尽量避开你们居民的活动高峰期。而且我们会安排专人负责场地的维护和清理,保证活动结束后场地恢复原样。”

经过多次诚恳的沟通,周边社区终于同意在必要时共享场地资源。

随着多功能活动厅的建成和场地共享协议的达成,四合院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在新的活动厅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四合院文化研讨会。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四合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将四合院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虚拟现实体验项目,让游客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四合院文化。

在一次传统技艺比赛中,一位年轻的参赛者运用现代3d打印技术,将四合院的建筑结构打印出来,并与传统的榫卯工艺相结合,制作出了一件独特的作品,惊艳了全场。这一创新作品也引发了大家对四合院文化创新发展的更多思考。

然而,在四合院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居民表示担忧。王大妈说:“这高科技虽然好,但会不会把咱们四合院的老传统给弄丢了呀?”

易鑫听到后,耐心解释道:“王大妈,咱们把现代科技和四合院文化结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四合院文化。传统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保留和传承下去的,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能让四合院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比如说用虚拟现实技术,能让那些没见过四合院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这不是很好吗?”

尽管易鑫耐心解释,可王大妈还是微微皱眉,嘴里嘟囔着:“话是这么说,可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就怕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变了味儿。”旁边的孙大爷也跟着点头,“是啊,现在啥都讲究高科技,咱就担心这四合院文化也跟着瞎折腾。”

易鑫知道老人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便笑着说道:“大爷大妈,咱们搞这些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把四合院文化传下去。您想啊,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新鲜玩意儿,通过高科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也对咱们的四合院文化感兴趣。就像这次传统技艺比赛里,那小伙子用3d打印和榫卯工艺结合,不也是把传统的榫卯让更多人看到了嘛。而且不管怎么创新,像咱们四合院的老规矩、老习俗,一样都不会丢,还会在各种活动里继续传承。”

王大妈和孙大爷听了,神色稍缓。王大妈说道:“听你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但可得把握好这个度,别最后弄得不伦不类的。”易鑫赶忙点头,“您放心,我们肯定会谨慎对待,绝对不会让四合院文化变了质。”

这边刚安抚好王大妈和孙大爷,另一边,负责文创产品开发的小李又来找谭侨。小李一脸苦恼地说:“谭姐,咱们开发的那些与四合院文化相关的影视、音乐作品,现在遇到瓶颈了。影视方面,找了几个编剧写剧本,可写出来的东西总感觉差点四合院的生活味儿;音乐呢,找了几个音乐人,创作出来的曲子也没那种让人一听就觉得是四合院文化的独特韵味。”

谭侨思索片刻说:“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得让创作者们更深入地了解四合院生活。这样吧,安排这些编剧和音乐人来咱们大院住上一段时间,和居民们多交流交流,体验一下咱们四合院的日常,说不定能找到灵感。”

于是,编剧和音乐人陆续住进了大院。刚开始,居民们还有些好奇和拘谨,慢慢地,大家就熟络起来。编剧们跟着大爷大妈们去买菜,听他们唠嗑,了解四合院邻里间的相处之道;音乐人则在院子里听老人们哼唱传统的北京小曲儿,感受那种独特的韵律。

没过多久,编剧们就有了新的思路。其中一位编剧兴奋地对谭侨说:“谭姐,我现在对四合院生活有了新的理解,这几天和大家相处,听到了好多有意思的故事,我觉得把这些融入剧本,肯定能展现出四合院真正的魅力。”

而音乐人也创作出了几首颇具特色的曲子。他们把北京小曲儿的元素和现代音乐风格相结合,创作出的旋律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在大院里试播放的时候,居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张大爷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嘿,这曲子,听着既有咱老北京的味儿,又新鲜好听,真不错!”

随着四合院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推进,虚拟现实体验项目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开发团队在大院里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引来了不少居民围观。有些孩子好奇地围着设备转来转去,问这问那。开发人员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还让他们提前体验了一把简单的虚拟现实场景。孩子们兴奋地叫嚷着:“哇,感觉自己就在四合院的房顶上跑呢,太好玩啦!”

然而,这事儿传到了赵奶奶耳朵里,她拄着拐杖找到谭侨,一脸严肃地说:“小谭啊,我听说你们要搞什么虚拟现实,这玩意儿不会把孩子们带坏吧?他们天天沉迷在那些虚拟的东西里,哪还能好好感受咱这真实的四合院生活。”

谭侨赶忙扶着赵奶奶坐下,解释道:“赵奶奶,您别担心。这虚拟现实是为了让更多外面的人了解咱们四合院文化。咱们自己大院里的孩子,还是会以真实的四合院生活体验为主。而且,等这个项目做好了,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游客来咱们这儿,让咱们四合院更热闹呢。”

赵奶奶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你这么说,我心里好受点了。但可得多看着点孩子们,别让他们玩物丧志。”谭侨笑着应道:“您放心,赵奶奶,我们心里有数。”

在四合院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这样的家长里短每天都在上演。有担忧,有质疑,但更多的是在沟通交流后,大家对四合院文化传承的理解与支持。易鑫和谭侨穿梭在这些家长里短中,不断解决问题,推动着四合院文化传承工作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他们知道,只要和大院居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四合院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又过了一段时间,四合院文化主题旅游线路正式推出。旅行社安排的第一批游客来到大院时,居民们都热情地迎接。游客们参观着四合院,听着居民们讲述着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对四合院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位游客感慨地说:“以前只是在书上或者电视里看到过四合院,这次亲身感受,才知道这里面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而且居民们都这么热情,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最新小说: 传统玄幻冢 约战:姓为冈峰的愚者 芳馨之跟着仙女有肉吃 影视诸天:反派横行! 万界卡牌:你没有的那肯定在我这 盗墓:我的工作是回收魂魄 覃医生以温柔诱哄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海岛美食佛系养崽生活 逆天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