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苓还没来得及舒口气,这大雍的局势突然有了几丝变化。
这两年来,因为这果脯厂的缘故,许云苓要经常的跑来跑去,谈生意拉拢客户,算是对当今的形势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她再次听到了宋怀山的消息。
去年还在禁足期的宋怀山,没过几月,便被一道圣旨,派往云水城剿匪,这差事算不上什么好差事,云水城向来民风彪悍,当地匪寇之间的势力盘根错节,有些甚至还同当地官员有所勾结,宋怀山的势力又不在那,他这次去别人的地盘上剿匪,相当于是羊入虎穴,其中风险可想而知。
然而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国公世子,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剿清了所有的匪患,还揪出了好几个贪污腐败的官员,其中还牵扯出了几位京官,三皇子湘王更是因此事受到了牵连,被陛下唤进宫来当着众皇子的面斥责,颜面大大受损。
宋怀山闹出的这一动静,惹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他也很快官复原职,重新得到重用。
京都朝堂的动荡,对于青石镇这个偏远之地影响是很小的,然而,许云苓却还是发现了些许不对劲。
首先就是物价的飞涨,她的粉饺摊用的原材料,比如糙米、木耳、香菇等都已经翻了好几番,糙米再贵的时候也没超过十文一斤,然而连续几月下来,糙米的价格一度涨到了二十文一斤,白糖更是贵得离谱,远远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
这种异常情况引起了她的警惕心,物价飞涨的原因有很多种,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又十分的落后且缓慢闭塞,普通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十分有限,等她终于搞明白时,南诏国的硝烟已经从大雍的南部开始逐渐弥漫开来。
南诏国借着国师之死,来势汹汹又出其不意,大雍刚开始还能应战,然而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形势逐渐变得严峻起来。
打仗了,就意味着,要征兵,会死人。
于是,一道无情的征兵令下达了,瞬间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
按照诏令所写,年龄范围从十六岁的少年到六十岁的老者,无一幸免都被纳入了应征之列。
征兵诏令下达云秀村时,整个村庄都陷入了一片凝重的氛围中。
一脸严肃的村长刘福顺站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当着众人的面一句一句地解释清楚诏令上的内容,并当场点出了名单。
名单一出,众人纷纷面露痛苦之色,每户都要出一男丁,而战争是会死人的,这意味着,会有人从这出去后,就再也回不了家了。
而李松青,也在马家村的征兵名单上。
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鼓动家人逃出去躲避征兵,然而很快就被重新抓了回来,被当着大家伙的面杖打八十,行流放千里之刑。
几次的杀鸡儆猴下来,再也没有人敢打这个心思。
还有人尝试交钱买人代替兵役,然而也很快被识破,重罚之后,再也无人敢罔顾法纪。
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凝重的氛围之时,许云苓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