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49章 赋得夏首启节

第49章 赋得夏首启节(1 / 2)

太宗李世民诗之四十八

赋得夏首启节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瀑流还响谷一作石,猿啼自应虚。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从自然到治道:唐太宗《赋得夏首启节》的深度解析

《赋得夏首启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哲理诗作。李世民借初夏景致,通过八组自然意象的精巧布局,在季节更迭中融入了贞观之治“刚柔并济”的治国智慧,以及“居安思危”的帝王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联的详细解析和整体赏鉴。

逐联赏析

首联: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这一联构建起“京都-地方”的空间格局,北阙代表宫禁,春意尚在;南荣指代离宫,夏气已然降临。以“春晚”寓意旧政的余韵,“夏初”象征新政刚刚兴起,这与《周易》中“革之时大矣哉”的革新哲学相契合,巧妙地展现出中央与地方在施政节奏上的差异,蕴含着深刻的时空政治隐喻。

颔联: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黄莺的啼鸣逐渐转变,恰似新政推行者逐步推进政策;翠林之中尚有残花未凋,犹如旧制体系仍有部分留存。一个“弄”字,生动地表现出政策调整时的从容不迫;“馀”字则体现出对旧制精华的审慎保留,这与《贞观政要》里“损益随时,斟酌前王”的改制策略相呼应,是生态政治的辩证表达。

颈联: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瀑流奔腾而下,在山谷间回响,象征政令颁布后在官僚系统中产生的激荡;猿啼之声在空谷中回荡,仿佛民间舆情传递到帝王耳中。此联化用《庄子》“天籁地籁”的概念,将自然声景巧妙地转化为“下情上达”的治理通道,其中暗藏着《帝范》中“兼听则明”的执政智慧。

颔联: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新生的荷叶向内卷曲,如同年轻官员初入仕途,含蓄内敛,尚未完全施展才华;而高大的杨树在光影下枝叶舒展,恰似资深重臣从容辅弼。这通过植物不同的生长形态,形象地比喻“新旧并用”的人才策略,既需要新锐力量的蓄势待发,也离不开宿老的经验与支持。

尾联: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尽管正值初夏,一片欢愉之景,但仍需“调轸”,即调整琴弦,以维持和谐。“坐相於”描绘出君臣相向而坐、共商国是的场景,这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忧懈怠则思慎终如始”的治国警训相暗合,将节令带来的欢愉上升为对政治理性的永恒追问。

整体赏鉴

季节政治的生态模型

最新小说: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我何时可以回去 夜读全唐诗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宋终:一拳镇关西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