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186章 德宗《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

第186章 德宗《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1 / 2)

德宗皇帝李适诗之二

德宗《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深度赏析

至化恒一作常在宥,保和兹息人。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一作锡宴周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一作下均。

在唐代的历史长河中,德宗皇帝李适于中和节宴请百官之际,挥笔写下了《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这首意蕴深厚的诗作。此诗绝非简单的节日应景之作,而是蕴含着德宗对国家治理的深邃思考、对百官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中和节的盛大场景与时代的政治文化风貌。

逐联精妙解析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诗的开篇便高屋建瓴,点明德宗心中的治国理念核心。“至化恒在宥”,“至化”代表着德宗所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尽善尽美的国家治理境界。而“在宥”一词,源自道家思想,意为宽容、自在,此处表明德宗期望通过施行宽厚、包容的政策来安抚百姓,给予民众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社会充满活力。“保和兹息人”进一步阐述,“保和”强调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息人”则表示保障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安宁繁衍。这一联短短十字,却精准地体现了德宗以“德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后续所描绘的治国蓝图。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此联是对开篇治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入阐述与延展。“推诚”直白地表明德宗要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天下百姓,毫无保留地展现出自己的诚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抚诸夏”体现了德宗对整个国家全面治理的决心与担当,“诸夏”指代华夏大地,意味着他要将关怀与治理覆盖到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与物长为春”则运用了精妙的比喻手法,将“春”的意象引入诗中。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与活力。德宗以此象征他期望国家在自己推行的德政之下,能够如同春天的万物一般,长久地保持繁荣昌盛、和谐发展的态势,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诗句至此,笔锋一转,从抽象的治国理念转到对具体场景的细腻描写。“仲月”明确指出时间为农历二月,正是中和节所在的月份。“风景暖”描绘出春日里温暖宜人的气候,微风轻拂,阳光和煦,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恩赐。“花柳新”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禁城之中,花朵竞相绽放,五彩斑斓;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随风摇曳,尽显婀娜之态。这不仅是对春日景色的生动刻画,更巧妙地暗示了国家在德宗推行的德政之下,呈现出一片繁荣、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象。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烘托出中和节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祥和。

最新小说: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我何时可以回去 夜读全唐诗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宋终:一拳镇关西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