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张简单在家里看孩子,他们两口子去县城摆摊也挺好的。
想了想,刘小妮决定做烧饼咸菜和卤肉。
去年婆婆给的两千块,根本没花什么,可以去买材料回来做。
面粉家里有,不需要买,肉八毛钱一斤,可以买十斤试一试。
肉票她可以花钱从别人手里多换些回来。
咸菜,可以按照婆婆教她的方法制作。这萝卜自然是自己地里种的,也不需要花钱。
这么算来,她只要花钱买肉就行了。
李宝英指点他们把家里的平板车改装下,放了一个小炉子,把卤好的肉和咸菜带上,还有一盆发面,然后便进城了。
张锦和和刘小妮都是老实巴交的人。李宝英有点不放心,前几次她便跟着一起去了。
别的不说,就走这两个小时的路是真难受,不过一想起很快他们就能开张了,三人都满脸喜色。
第一天出来的晚,八点才出门,到了县城都十点了,早就过了早餐的点了。
他们先在市场附近找了个位置支了摊。
来之前,李宝英特意让小儿子在一块硬纸板上写了价格。
烧饼夹咸菜一毛五,烧饼夹肉两毛五,卤肉一块三一斤,咸菜四毛钱一斤。
摆好了摊,刘小妮把发面拿出来开始揉面,揉好的面再醒一醒就可以做烧饼了。
李宝英在一旁打着下手,刘小妮开始做烧饼。
小炉子的火烧的正旺,没一会儿烧饼的香味便传了老远。
附近摆摊的人纷纷看了过来,看到价格后又缩了回去。
一个小时,一个烧饼都没卖出去。
十一点的时候,有人陆续来菜场买菜,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摆摊的大部分都是附近村镇的,大部分不愿意花钱买吃的。
刘小妮的烧饼摊也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这人四十多岁,衣着干净利落,手里提着篮子,在附近摊子前转了一会就去了刘小妮做烧饼的摊位前。
她看了看纸板上的价格,利落的说:“我要一个烧饼夹肉,再来一个烧饼夹咸菜。”
刘小妮激动的脸都红了,慌里慌张的去拿烧饼。
李宝英说:“小妮,你把卤肉热一下,其他的我来。”
刘小妮听到婆婆的话心里有了主心骨,立马切了卤肉放在平底锅上煎了一下。
李宝英利索的用刀子把烧饼划开,夹了咸菜放进去,然后再拿一个烧饼把煎好的肉夹进去。
两个烧饼好了,她麻利的用纸包了递给客人。
虽然是第一次做生意,但是李宝英想的很周到,她提前让小儿子寻了包烧饼的纸还有袋子。
所以第一单生意就这么在客人的赞叹中完成了。刘小妮收入四毛钱!
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