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超委托阮小山加工的葛根粉,成本是六块钱,运输、包装、损耗方面的成本,我没算过账,但肯定不超过一元,按郭秋花她们的卖价,一斤能达到十二块五,减去销售费用后,差价至少在四块钱以上。
按这种卖法,老宋留下的几千斤葛根粉,至少不会赔钱。
我掐着时间,默默数了二十分钟,两个推销员总共卖了十八袋葛根粉,按这个数字推算,每小时能卖出去五十袋左右,一天下来,两人的总销量,也许能达到六七十斤。
有了这个基本概念后,我沿着人民路继续往北走,过了十字路口五十多米,远远看到郭秋花和常梅,和前面见到的两个推销员一样,肩披绶带,一人发传单,一人收钱卖货,吆喝的十分卖力。
我还是没有走的太近,躲开郭秋花和常梅的视线范围,偷偷观察了半个小时,随后退回到十字口,拐到解放街上,找到另外一组推销员,继续观察察,继续计数。
郭秋花这次带了四名业务员,加上她和常梅,六个人分成三组,根据我的观察,三个组的销售方法基本一样,在我统计时间段的销量也大差不差,每天大概能卖出一千袋左右。
这种情况让我有点疑惑。
年前拉到省城的葛根粉,可是整整四千斤、两万袋啊,郭秋花汇报说,她有信心在一周内完成任务,在元宵节前班师回古城。
根据自己亲眼看到的情况,靠现在这六个推销人员,在一周内把两万袋葛根粉全部卖完,完全没有可能,我不知道郭秋花的信心从何而来。
我不想影响郭秋花常梅的工作,在十字路口转悠了两个小时后,进了一家大型商场。
商场里没有外面那么嘈杂,人也没有街道上那么多,我从一楼转到四楼,又从四楼转到一楼,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离开古城前,我给王俊臣打过电话,领导让我直接到他在省城的家中,并且把他家的详细地址发给了我。
这是我第一次去王县长家,就算不是年节,空手上门也不合适,但去时该带什么礼品,却让我犯了愁。
我对王俊臣的家庭情况不了解,不知道家里有没有老人,不知道王县长的孩子多大了,是否适合给压岁钱,也不知道女主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只是拿烟拿酒,担心会招女主人的嫌弃,一般的东西太廉价,自己拿不出手,送太贵重的吧,又怕遭王俊臣骂,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挺折磨人的。
我去的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商场,从百货服装到家用电器,什么东西的都有,上万种商品琳琅满目,我遛达了好几个来回,还在犹豫,拿不定主意,最终还是在导购小姐的建议下,花一千零八十八元,买了套进口化妆品,又买了两瓶单价八百多元的法国红葡萄酒。
到底是术有专攻,导购小姐推荐的这两样东西都不便宜,但又不起眼,体积不大,很方便携带,关键是能讨女人的欢心。
逛街天生就不是男人的擅长,从商场出来,我觉得自己已经迈不开腿了,于是打消了去十字口再转一圈的念头,提着买的礼品直接回了宾馆,在宾馆磨蹭到四点半,才动身去王俊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