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情况下,靠吨煤那点微薄的利润,在短期内收回投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明年呢?将来呢?
我相信煤价一定会涨的,不管涨多涨少,对矿老板来说,都是纯利润。到时候再计算通电带来的产量增幅,对应增加的利润,肯定和现在算账的结果天差地别,划不划算不言自明。
如果把乜小仔的煤窑接过来,我就能从山梁矿的变压器上,拉根电线过去,让它也用上电。
有了电,就能和山梁矿一样对它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让其生产能力实现翻倍增长。
对于煤矿来说,能挖出来多少煤,是能否赚钱最基本的条件,否则煤价涨的再高,没有产量,靠出的三瓜俩枣那点煤,老板又能赚几个。
产能规模是产能规模,产量是产量,两者不是一回事。
产能用不用,发挥到百分之多少,老板说了算。
撇开其他因素不谈,单就电力这一个有利条件,无疑我才是乜小仔那个矿最合适的接盘者。
让小煤窑通电,对我来说是零成本,举手之劳,但对其他人来说,呵呵!想从山梁矿的变压器上接根线,不拿出六七十万来,就算我仁慈。
你可以选择不用,有本事自己花两倍的钱,单独架条高压线。
我相信乜小仔知道山梁矿通了电的情况,他那么精明的人,不可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这时候我不着急找张贵,商量成立协会的事了,而是继续考虑起到哪才能找笔钱。
乜小仔把蛋糕送到了嘴边,明显是自己占便宜的事,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这事没必要迟疑,更不能拖延,必须在协会成立之前彻底搞定,不然又会让乜小仔认为我在挖他的墙角,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通过行业组织实施减产,促使煤价回升到合理水平,目前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连依托的平台都是空中楼阁,能不能落地,啥时能见到效果,煤价到底能不能涨起来,我这个始作俑者,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这时候,和乜小仔谈煤矿转让的事,自己坦坦荡荡,不会有愧疚感。
资产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产品的盈利能力,如果古城地区的煤价涨了二十块钱,我相信乜小仔的要价,肯定不会是现在的三百五十万,也许会高的离谱。
涨价并不代表着财富的增加值,它表现的是一种趋势,是风向标,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会引起人们追涨杀跌的情绪,有可能迅速把资产的价格,推到不可理喻的高位。
我发现最近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没钱,需要花钱的地方越多,越是搞不来钱。
自己名下的企业,除了北方公司和刚诞生的蛟龙公司外,全部抵押给了信用社,想再向金融机构贷款根本不可能,只能想另外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