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文物,我们华夏人自己负责。”
这句话由网络上随便一个人说出来,迅速引起了更多人的赞同与共鸣。
它最早出现于那个精英论坛上,短时间内就被转到了微博上,引来了大量转发。
也许不是所有转发的人都认同这句话,但是无疑,这种全新的说法让更多的人对这个事件背后的意义产生了深思。
后母戊方鼎仅仅只是一件文物吗?
或者换句话说,“文物”本身只是物126shu站有关方鼎以及青铜器的文章视频的点击量都大大增加,衍生出来的其他文物的数据也各有大量提升。
实体书店里,销量排名前十的书籍一大半都被文物相关垄断,后母戊方鼎与青铜器占了一半,另一半里,相关盗墓与文物走私的也有不少。
这种热潮,放在六年前简直难以想象。就算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后的五年间,也没人能想到能走到这一步。
在浏览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功课之后,人们关于“该不该由我们来鉴定”的质疑声已经小到几乎听不见了。
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大多数情况下,文物鉴定并不是一项高深莫测的玄学,而是由大量知识累积起来的判断。
譬如一幅书画,要鉴定它的真假,通常要用纸张、裱糊方式、款识、画风等多个角度去观察。
现在他们对后母戊方鼎已经懂得够多的了,应该有底气鉴定它的真假了吧?
在人们逐渐诞生出来的自信里,投票时间渐渐接近,中秋节将要到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