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一定努力讲好,避免出错。”李和看着台下站着的各路明星,调侃道,“今晚来了很多的的俊男靓女,这是人与人的差距啊。有一次公交,给两个大妈让了座,一个大妈说:现在的年轻人,长得不咋样吧,心肠还挺好。我当时吧,就想和这大妈下车打一架。但是呢,我可以毫不嫉妒的说,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
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许多人都笑弯了腰。
更是把一个大肉瘤脑袋,小平头,脑满肠肥的,吧唧着满嘴油的大香肠嘴给乐坏了。
“我是六十年代生人,在场的许多人应该跟我差不多年龄,真是匆匆几十载。”李和有感而发,“小时候家里很穷,家徒四壁,连一瓶82年的可口可乐都找不到。”
反而是在场的香港人最先哈哈大笑,而内地来的反而不理解这个梗,经过大家的解说,才无奈一笑。
“晚上在家,在昏黄的灯下做作业的时候,曾以为黑暗中的那片小小的光区就是世界的中心。后来长大了发现世界的中心在别的地方,甚至有好几个,但每一个都离我很远。”李和说的很认真。
“自小因为没钱就看淡了一切欲望,导致做啥努力都有种垂死挣扎的错觉。苦难或许会让人变强大,或许会让人有所获得,可是苦难就是苦难,本身绝不会是什么有意厅一个,房间一个。假如是以前的我,为了不浪费垃圾袋,我会只套其中一个,然后把垃圾桶移动着来用。现在不管,套三个,走到哪里都能扔垃圾。我觉得中产阶级所说的轻奢感,就是这种感觉。”
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他们觉得一件平常的小事情,为什么李和可以说的这么有趣?
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神奇的“废话磁场”,那就是总有说不完的话的,一直说一直说,可以不停歇的说好几个小时,回想起来都是甜蜜。
但要真的仔细问一问到底是怎么说些什么内容,却总是一片模糊。这种“废话磁场”大意就是:没有刻意配置关于什么的话题,却可以一直聊下去。
“我1979年开始做生意,掐指一算,已经有13年时间。到今年为止,公司的业务在15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都不错,雇员人数逾13万。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脉、市场等等。但是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是没有和记的李先生和包先生,何先生这样艰苦的,我这是赶上了时代的大潮,迎上了改革开放开放的大好时机,只要站在台风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李和的社交模式就是,你找我说话,我就跟你说话,抖机灵讲段子好像我们很熟一样。你不找我说话,我就,永远沉默。
如果非讲不可,要是普通的聚会,李和肯定随口扯,少小离家老大回,骚话学了一大堆,他一贯擅长这个,现场必定会成为一场农贸大集,养生大演讲,美容化妆拉皮,世界宏观经济研讨,军事大讲堂。张着个大嘴,逮谁就往死里吹。
但是这种场合,他扯归扯,毕竟还是悠着点。在别人看来,他这是有点夸张改革开放的作用,但是他的心里却是有这个认同,而且倒是可以把内地和香港扯在一起。
“但是有一句,站在风口上的猪记得背好降落伞。”李和待台下掌声落下,继续道,“商界变幻莫测,今天你身家千亿,明天便分文不值。在1992年财富五百强名单里,有多少1982年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已经榜上无名了?答案是50w。我们这些公司十年以内我们未必在,可能三年就不在了。企业越大越难做,所有的企业,小企业最好做,做大了都难做。我就距离说最近十年破产的五百强企业,比如美国十大富豪之一王安博士创建的王安电脑公司在去年才申请破产,这才是多久的事情?也就是去年。这些企业的做法就是好比无意间吃了一只蟑螂,因为怕蟑螂不会死,然后就自己吃了一点蟑螂药……”
台下的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
“大家觉得好象我们短短的十几年内把企业做成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市值,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下一辈子还做企业,我一定不会做成这个样子,一定不会做成这样的规模,一定不会做成这样的影响力,这也是实话。”
这次没有笑声,没有掌声。
大家看着他,那幅表情俨然是对李和说,请继续你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