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姆哈勒法之战是很关键的一战。德国党卫军继续苏联、希腊和远东等势不可挡的战绩,蒙哥马利没能在阿拉曼止住了隆美尔刮起的沙漠旋风。战斗结束后,蒙哥马利写信告诉在伦敦的朋友说:“我与隆美尔的初次交锋是痛苦的和饶有兴趣的,我幸好还有时间收拾这个摊子,进行筹划,因而我们如果想毫无困难地把隆美尔解决掉,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和幼稚,就连上帝来指挥战场战争,都不可能战胜这头狡猾的狐狸。我感到我在这场球赛我们又输一轮,这一轮是他发的球,下次该轮到我发球了。现在的比分是1∶0。”
阿拉姆哈勒法之战结束后,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着下一次战斗。蒙哥马利的部队撤退到卡塔腊盆地后开始进行防御。该地区地形复杂,装甲车无法通过,它的北面是波浪凶涌的大海。蒙哥马利在这里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为了阻止党卫军的进攻,他在这里构筑了一条被人们称为“魔鬼的乐园”的坚固防御地带。这个所谓“魔鬼的乐园”主要是由布雷区、步兵防御阵地及防御阵地后方作为机动后备力量的装甲和摩托化师所组成。布雷区是其阻止党卫军进攻的主要障碍,它虽然无人驻守,只有少量的前哨部队守卫,但却布下了成千上万的地雷和陷阱,大多数地雷的威力足可以炸断坦克的履带或者摧毁一辆卡车,其中有3%的地雷具有多种毁灭性的杀伤力,或通过电线引爆,或一触即发,接着这些地雷就会像玩具盒一样飞到空中爆炸开来,无数的钢球飞溅到四面八方。
在这里,英美联军埋设了约25万颗反坦克地雷和三十万多颗杀伤地雷,英美都是土豪啊!!!谁叫人家有钱呢!再加上阿拉曼占领的英军布雷区,英美联军在防线上共有一百五十多万颗各种地雷。蒙哥马利想让党卫军的进攻部队陷在他的布雷区,然后再从南北两端发起反攻,使隆美尔落入他的圈套。
“魔鬼的乐园”计划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蒙哥马利的指挥能力也是非常的出众。然而,隆美尔却根本不上他的套。他并不急于进攻,他要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再发动进攻,而且要发动一次彻底的进攻。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党卫军士兵。同时,由于海上航道因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覆灭,已完全被意大利的残余海军所控制。
英美联军的援兵正不断抵达。现在,光是英军第告:
“德国党卫军的官兵们,你们是神圣德国的战狮,你们热烈期盼的一个光辉时刻即将来临了。我们即将开始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都注视着我们,关心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争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3日晚上,随着夕阳缓缓下沉,沉入一片红色的沙丘中,月亮悄悄地移出了云层,吐着幽幽的光,给沙漠镀上了一层银箔。前沿阵地一片静悄悄。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大炮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地高昂着炮管。黑洞洞的炮口直冲天空,风从炮口擦过,发出了呜呜声。一辆辆坦克摆好了拼杀的架式,浅黄色的烤漆在月光下闪着微光。沉重的履带凝聚着它那所向披靡的力量。战壕里,士兵们在静静地等待着,随军牧师正在为他们进行战斗前的最后一次祷告……
21时40分,大地发出了一阵剧烈的颤抖,党卫军阵地上的3000多门大炮,同时向英美联军的炮兵阵地、堑壕、碉堡、地雷场轰击,铺天盖地的炮弹冰雹似地砸向英美联军,炽热的气浪把人的皮肤、脸庞都烤出了热气。卡塔腊盆地附近的沙漠上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激战场面。只见在探照灯和曳光弹的照射下,党卫军士兵纵身跃出隐蔽的战壕,沉没在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之中。
一支又一支的部队投入战斗,战场上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炮弹和炸弹不断的爆炸,滚滚的迷雾和烟幕笼罩着整个战场。隆美尔终于从刀光剑影中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希望。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党卫军第一装甲军“骷髅军”。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号称“沙漠之虎”,是党卫军在北非的第一主力。坦克如潮水般地滚过战场,履带搅起一缕浓密的沙雾。在党卫军的猛烈攻击下,英美联军节节败退,接替蒙哥马利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4日乘车到前线时,碰上一阵猛烈炮击,从车子里摔出来,心脏病突发差点一命呜呼。
根据温莎元首的命令,在党卫军发起攻击48个小时后,蒙哥马利就回到了前线,重新接替了指挥权,但这时的局势可以说是大势已去,纵使蒙哥马利有回天之力,也根本不可能挽回败局。尽管经过激战,英美联军使党卫军受到一些损失。
为避免全军覆没,一向自负的蒙哥马利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隆美尔在给娇妻的信中哀叹道:
“我不相信,几乎也不再相信我们会胜利。我们的生死全操纵在上帝手里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