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淮南与辽地使者第二次会晤便达成了。当然这一次的规格与上一次差了很多,最起码沈大都督并没有出席,只是由长史杜赫并司马庾条领衔。
这第二次的会面,淮南的条件几乎没有做出什么更改,这自然是因为淮南占据着绝对的主动,他们对与辽地的合作并不是必须的。
而辽地在慕容恪的引导下,则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甚至就连最苛刻的马石津都答应允许淮南派驻官员,对于淮南的要求近乎全盘接受。
辽地作为弱势一方寻求合作,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大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也是他们要选择与淮南合作的原因之一,毕竟淮南仅仅只是晋祚之下一方镇,在法统大义上还是有所欠缺,这才给了辽地争取的可能。
慕容氏使者提出的最新要求就是军事配合、名位获取、物资援助等具体事项。尤其是在物资方面,慕容氏要求最低十万斛粮草、两千人武装等庞大物资援助。而代价则是慕容氏愿意作为淮南的附庸,甚至就连辽东公慕容皝都愿意接受都督府监督调度、行令差遣。
这样一个条件,可以说是已经将姿态放到了最低,放弃一切尊严、体面,只为获取实际的援助。对淮南都督府而言,这些条件其实并不算什么,动辄是引狼入室。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他们若不答应淮南的要求,甚至连今年都不一定能熬得过去。
至于这一行功过如何,还是要由主公慕容皝去做判定。至于他们,在如此弱势的情况下争取到这样一个结果,也已经算是尽力了。
在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之后,辽地使者也就不再久留,特别是封弈等几名重要的辽地属官们,更加不耐在淮南继续逗留,要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辽地。
所以很快第一批辽使们便踏上归程,也仅仅只是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更多的人或是直接选择留在中原,或是要配合作为质子的慕容恪就合作进行细节上的交涉。
封弈等人踏上归程时,最大的收获还是沈哲子亲口许诺的五百份甲兵器械,一旦返回辽地,这些武装便即刻就能派上用场。至于其他的约定内容,则还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才能获得反馈。
这些装备并不在寿春领取,而是需要前往洛涧的冶铸基地进行交割。这种琐事自然不需要都督府重要属官再陪同,封弈等人在送别宴会上得到沈大都督亲笔手令,也就不再继续逗留,乘坐着淮南安排的船只,径直前往洛涧领取装备,而后出海北归。
“淮南之兴盛,由此可见一般。假使辽地冶铸能够有此气象,又何必再苦求于外!”
慕容恪也要跟随队伍送行,再次抵达洛涧后,眼望着那些高高低低耸立的烟囱并水碓,嗅着空气中极为明显的烧焦气息,忍不住再次发出感慨。
封弈等人听到这话后,也是深感嫉妒,但也知辽地底蕴浅薄,想要达到这样的气象只能是做梦。
洛涧冶铸基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在收到大都督手令后,也很快便做出了安排。整整五百人的武装,包括甲胄、弓刀等械具,装了满满一船。单单只是看到那吃水甚重的船身,便已经让人忍不住的怦然心动。
慕容恪与封弈等人跳上了船,打开堆放在最上方的竹箱,看到那光华内敛、线条刚硬的甲胄,更是忍不住流露出迷醉之色,将手按在那冷硬的甲片表面缓缓摩挲。
可是这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当他们往货舱内里继续查看时,便发现那些装备品质陡然下降一个档次,甲衣片甲多有缺失,且表面分布着极为明显的劈砍痕迹,刀具上布满了裂口,所谓强弓更是破损不堪,几不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