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或许是酒精催发的作用,今晚吴敏很爽快,丝毫没有官员的架子,很快就和李大器熟识起来。
但吴敏却始终牢牢把握着朝官特有的分寸,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没有一点失口,而且他的声音也恰到好处,不那么神神秘秘的低声说话,却又让邻座的酒客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十天前是朝廷规定发起北攻的日子,延庆在第一天便立下了大功,接受了郭药师的投降.......”
“这个郭药师是什么人?”李大器忍不住小声插话问道。
“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辽国军队中汉人的最高将领,统帅本才能生效,刚刚谈判结束天子便迫不及待地下旨要他们去接收燕京府,这是何等急切?
当然,燕京城此时应该也知道了谈判结果,辽使一定会用鹰信及时通知燕京.
童贯沉吟片刻问道:“你们从保州过来花了多少时间?”
“回禀太尉,我们三人骑六马,只用了一夜时间便赶到了大营。”
童贯心中迅速估算时间,鸽信是昨天中午发出,傍晚抵达保州,再奔一夜到自己这里,而京城送旨一般是午后出发,就算用金字急脚递,最快也要两天半的时间才能抵达涿州范阳县。
实际上自己比种师道多了近两天时间,虽然范阳县比自己离燕京更近,但自己却有两天时间赶路,应该可以比种师道快一步赶到燕京。
想到这,童贯立刻走出大帐喝令道:“传我的命令,中军和前军集结,准备出发!”
仅仅半个时辰后,童贯亲自统帅五万大军出营北上了,他们没有携带辎重,每人只携带五天的干粮,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的燕京府疾奔而去,童贯相信京城辽使已经将谈判结果用鹰信告诉了萧太后,自己只要赶到燕京,萧太后一定会出城投降。
其实任何一个大将都会看出这样轻兵北上并不妥,藏有极大的隐患,作为领兵三十年的太尉童贯更应该知道不宜冒险,只可惜童贯是当局者迷,他已经被期盼了十年的王爵冲昏了头脑,唯恐被种师道抢了先,便不顾一切地出兵北上了。
就在童贯大军刚刚离去,几只信鹰便从附近的山林中腾空而起,盘旋着向东北方向飞去。
...........</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