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梅都这样说,吴泓芹就只能按她自己刚刚所听所想的来讲,“感觉描述的夜晚美丽迷人的景色,浩瀚夜空,皎皎月光,清冷如水。请大家搜索(126shu)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幽幽淡淡的夜幕下,星光点点,云月追逐,相映成趣。整首曲子听来让人觉得从容,轻松,又带着些许生机和活泼,有点玄妙无比的感觉。”
然后邓红梅又把目光转向肖雨然,这姑娘酝酿了下也说道,“我也感觉得,在优美浩瀚的夜空下,月亮和彩云,有着十足的动感,就像在最后乐章里面的那样,彩云追逐月亮。左手的人所颂扬的主题,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强大的感染力不言而喻。而赞颂梅花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王安石《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为花中气节最高坚的梅花,清幽绝俗,得众人喜爱。及至后面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更是把梅花的品格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他在这首《梅花三弄》,就明显表现出了梅花的这种傲然气质和浩瀚气势来。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丰富的表现力也是秦放歌喜欢它的主要因素。他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曲式结构,来表现大雪纷飞的场景。主题反复穿插出现,坚定而执着,稳健又傲然,犹如雪中梅花,迎着风雪,傲然盛开,俏丽多姿的音乐形象。
他现在民族音乐的风格上。研究也特别深入,这点在之前创作给林宝卿她们的民族音乐的时候,就能体现得出来。此刻,不过是用钢琴来表现而已。
民族音乐的和声,最能体现独特的风格。他一路摸索过来,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特色。
秦放歌在这样的乐曲中,所采用的。基本都是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为基础,和弦中常常省略三音。形成五度音程或者加入二度,四度音程,给人高、空的感觉,表现梅花不畏严寒,铮铮傲骨的品质。再用平行四度双音,比主题高一个明的一部分。这点,和其他东西如出一辙。
秦放歌做得更为出色,他并不墨守成规,更不固步自封,也勇于创新,创作发展新时代的民族音乐来。他没有喊什么口号,也不吹牛皮,用实际行动,用作品说话,也是邓红梅最欣赏他的一点。
一曲末了,吴泓芹和肖雨然都听得如此如醉。
感觉到音乐中梅花那高洁傲然的形象,在肖雨然想来,就像是秦放歌自己的写照,她自己则是怎么都不够格的。那漫天风雪,冰霜寒骨,和现在的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何其相似。而他,守着自己的理想,安静的做自己的事情,不张扬但也不惧怕,不随波逐流,也不遗世孤立。
“你把我们中国古典音乐移植到钢琴上来之后,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带来了全新的境界和艺术思想!”肖雨然才不会吝惜她的夸奖,这也是她的心里话。
吴泓芹也笑着说,“我想这样的艺术风格,应该会特别受观众喜欢的,毕竟,老是西方音乐那种风格,听多了也就没了新鲜感!”
邓红梅更是极力赞扬他在民族音乐现代化,也就是用钢琴来表现上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前辈们的辛苦努力和艰辛摸索,让我少走很多弯路,并可以直接继承他们的成果,才有了我这个后来者的成功。”秦放歌自己倒是挺谦虚的,这也的确是他的真心话。《牧童短笛》是贺绿汀的代表作,《彩云追月》最初是由任光他们做成民族弦乐作品的,《梅花三弄》更是有前人们的努力和总结,他再在这样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他从来也不会否认这些,光凭他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能做到继承和发扬,就是相当辉煌的成就了!搞艺术的那么多人,也没见几个能做到你这样水平的。”邓红梅笑着说,“我们生在这样的时代,一有这样的好条件当然要好利用才行。艺术和音乐的传承,肯定是割舍不开的。”
吴泓芹和肖雨然两个也都点头附和,这也意味着,她们练琴生涯,又多了些新的乐趣。这时候,她们也都不把这个当成是苦难,要能练好的话,内心肯定是满满的成就感。不管怎样,她们都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事实,能用钢琴演奏自己民族的音乐,也特别能激发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至于曲谱的事情,秦放歌说回去再发给她们。
邓红梅也打算拿到曲谱之后,再做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她也清楚,到时候,能挖掘出来的东西,肯定比她们现在所想到的要多太多。
而秦放歌的音乐会,有这样几首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就已经足矣。甚至按照他今天演奏这个顺序来都行,从简入繁,循序渐进。及至最后,再上演秦放歌的精心力作,和林宝卿合奏的《春江花月夜》,那更能代表纯粹的中国古典音乐。(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