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秦放歌的指挥水平也真是可圈可点,很少看到他有如此激情一面的粉丝们也是都大饱眼福。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他这样的激情指挥,都是为了交响曲整体的效果,毕竟是个百号人的大乐团,如果没有人指挥的话,肯定会乱成一团。
而在他的指挥下,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演绎好这首交响曲。他们也都知道了,这次音乐会演出的盛况空前,电视直播的收视率已经爆表到把网站都给挤瘫痪的程度。这时候,不好好表现,还等什么时候。想当初,他们自己的音乐会电视直播可没这么热闹,连现场上座率都没办法保证……
这其中,管乐的演奏家们更是超水平发挥,在这样大舞台上,也确实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力量的。有秦放歌这个作曲家指挥,他们只需要跟着他的节奏来演奏就好,基本功夫大家其实都是相当扎实的,这段时间的排练和演出也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秦放歌和其他人的耳朵都尖着呢!
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逼着演奏家们用心去练习去演奏,效果当然是极好的。这最后的一场演出,谁都不想留下遗憾,真出了车祸的话,可是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的。
如吴亦芬他们之前评价的,这是一首完美的交响曲,特别的通俗易懂,即便是第一次听交响曲的观众,都完全能听得下去。不光能感受其中的旋律和节奏之美,和声,强弱,恢宏大气的气势,也是所有人都完全感受得到的。
当然,其中也有特别抒情甚至是催人泪下的乐章,在第二乐章的时候,表现得最是明显。
这是最缓板的乐章,第一主题由英国管奏出,充满着奇异的美感,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第三主题的节奏明快活泼,有着舞曲的特征,具体属于哪里倒也说不好,说是世界的就没什么问题。
而这其中由英国管主题旋律,也是秦放歌粉丝都比较熟悉的,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的旋律,极其相似,相当幽咽有种莫名的感伤和思念,就像是那种异国他乡的思乡之情。
不过有的观众一时想不起来,《送别》的流传度还是没有特别广。觉得熟悉的,也有跟身边学音乐求证,得到的确相似的答复,都是秦放歌自己的音乐,倒也算不得抄袭什么的。
这个乐章,是情绪最为低缓连演奏速度都是最缓的,在很多时候,不知情观众甚至以为都已经结束了。好在现场的观众们都有了经验,知道肯定不会这么快结束,也没着急鼓掌,要不然就太丢脸了。
这样的缓慢却是极其优美的,整首交响曲的节奏,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根本没有给观众打瞌睡的时间。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甚至能看下面滚动着的专业解说字幕,专业的可以不用看,对于普通观众的话,起到一个科普和引导欣赏的作用,这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即便是学音乐的学生,如何欣赏交响曲其实也都需要学习的。
最缓板这样的演奏,其实也是给观众们静下心来自信聆听的机会,随着优美动人的交响曲响起,激起大家心中的无穷涟漪,勾起各自或甜蜜或苦涩心酸回忆。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的形式,像是从舞曲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到慢不停的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最后一个乐章,热情的快板,也是最为他们是附庸风雅,好的坏的都分辨不清,糟粕也跟着一起学了回来可悲可叹什么的!
中国可是有着三千多万的琴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下一代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也都提上了日程。各种从小就报兴趣班,学习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的,身边的小朋友都在学,不跟上的话,基本就是输在起跑线了。家里为孩子买了钢琴的,都不在少数,绝大部分家长,也都没指望着孩子都专业的路线,但哪怕让他们多学些东西,当成是兴趣和爱好,学习音乐都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晚上,秦放歌这个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伟大音乐家的人,交响音乐会在央视音乐频道直播的消息,在通过各种渠道发酵包括这晚上的新闻联播就有提及,在微博和朋友圈都刷了屏,各种相互推荐收听,也被夸成是前所未有,绝对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
对很多学音乐的小朋友来说,可能都没什么机会去音乐厅现场,听上一场正式的音乐会演出。很多的音乐厅也是有门槛的,身高没有一米二,根本不让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也是如此,网站上的购票注意事项以及门票上都有注明。
有了这些生力军观众的加入,音乐频道的收视率更是节节攀升,哪怕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十点半,超过很多学生党平时的睡觉作息时间,家长们也都不赶他们去睡觉。
网络上的那些黑粉们说得尖酸刻薄,不管怎样,人往高处走,学习高雅艺术的东西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以前穷的时候没办法讲究这些,现在富裕起来,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是好事而不是用“附庸风雅,东施效颦”这样的贬义词来打击的。
各大媒体把秦放歌吹捧成前所未有的音乐天才,最伟大的音乐家,并塑造成中国人的骄傲,为国争光的英雄等等。这也让秦放歌在这些学音乐的学生以及他们家长的心中,超越了其他所有的音乐家,媒体狂轰滥炸的效果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秦放歌有自己过硬的音乐作品,还有超高的颜值,这些都是圈粉的法宝。他晚上的这场面向全世界的音乐会直播,让观众们见识他在音乐上无以伦比的天赋和才华,也让大家更期待他的返场曲。</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