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逍遥侯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贞观四年七月记事

第一百五十五章 贞观四年七月记事(1 / 1)

第一百五十五章贞观四年七月记事

一场秋雨一场寒,前些日还大发雄威的“秋老虎”也被秋雨浇了个透心凉,失去了往日的威风。126shu晋宇杨颖忙着求菩萨的时候,庄户们可没那个闲情逸致,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知道地对自个的重要性。由于来晋家庄子时间也不长,前段时间给主家赶工,一家老小的饭都是主家管,现在活少了,仅凭着下力赚的那些钱一家老小还真撑不到明年秋上。

陈瑞提种冬麦的时候还cào心庄户们不愿下这个力,但他怎么能理解庄户们的心思呢?结果陈瑞一提出来就获得了庄户们的一致同意。陈瑞身为曾经的官宦子弟,变通是少不了的,种菜的地都没分,让庄户们替晋宇种,晋宇不在乎,庄户们乐意,皆大欢喜。

贞观四年七月,一共发生了三件大事,其中两件能跟晋宇扯上关系。

第一件是日食,在没有科学的解释之前,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还是怀着深深的敬畏的。这已经是贞观四年的第二场日食了,第一场发生在正月,晋宇没赶上。李二当时深深自责了一番,大体意思就是自己这个老天的儿子没管理好天下,老子您就别生气了,儿子以后会好好表现,争取再立新功。老天爷听后很满意,遂作罢,但李二的正牌老子不乐意了,你天子?那老子是啥?于是李二自我检讨后不久,武德殿北院着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教子表门闾者有差。”这是啥意思呢?总结成为两个字就是——拼爹凡是官职品级在都督、刺史以上的,民间老子年龄八十以上的,再或者教育出杰出子女有过旌表门闾的,都可以给他们家闲置待业的娃安排工作——大唐公务员

看来可以把“拼爹”的历史提前到唐朝了,这一点李二很是厚道,没光关照官宦之家,百姓人家也有惠及,虽然普通百姓能活到八十的不多,放后世,呵呵,民间能活到八十多的大多数是因为买不起墓地死撑吧?

对于“功臣”甄立言,李二亲自家访,去看望了他的哥哥——甄权。这一年甄权九十岁,李二“视其饮食,访以药性,因授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表彰甄权教育出了一个好弟弟,当为楷模(比历史提前了十三年)。

甄权是啥人啊?隋朝的时候可是隋文帝杨坚秘书处的副处长级别不高,但怎么说都是整天伺候在皇帝左右吧?若杨坚对他不信任,会把他放在身边?不过甄权看够了里面的勾心斗角,称病把杨坚给炒了鱿鱼,回家务农了。

李二这一来,甄权就感觉出不对了,待李二走了以后把自个弟弟喊过来就是一通质问。前因后果很明显,甄权叹了一口气,就跟弟弟说:“我老了,日子不多了,辞官吧,回来多伺候我两年。”

长兄如父,甄立言就依哥哥之言上书请辞,李二大笔一挥,准了还表扬了甄立言之“孝”,于是乎甄立言也回家务农了,皆大欢喜,没出人命。

要说这第三件事情,就是将造纸和印刷两个作坊定了下来,日子是李承乾回去的第二天。李二虽然面面上做的非常好,但他不会把国家大事给耽误了,他怎么说都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

晋宇献了虎骨酒的第二天,李二终于下了决断,让长乐出面跟晋宇合办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官方监督。所谓的官方监督就是要长乐定期给自己汇报,这门阀始终是他心头之患,只不过以前没能力连根拔起罢了(要不说还是武则天有魄力,不服?搞你)。长乐压根没想到这个活落到自己头上,毕竟年龄还小,可人家长孙皇后说了,身为皇室子女,就要为天下人谋福,再说你算学也称的上学有小成,学以致用才是。长乐美滋滋的接了这差事,累不累懂不懂的倒在其次,这样不就多了跟“那人”单独接触的机会?不懂才好,不懂才更要跟合作伙伴多商议吧?还是母后会体贴人

皇家嘛,自个亲兄弟是不能出任要职的,毕竟像雍四爷跟十三爷那般兄弟还是少,李二钦点了李道宗做说客,阎立德做监工作坊建设。

李道宗很乐意接这活,又有机会跟晋宇接触,tǐng好。一见面,李道宗就当着长乐的面直接问晋宇:“小宇,你看这俩坊如何分配干股?”

“单凭圣裁”晋宇很淡定,秦琼嘱咐过,不要争,李二说啥就是啥。

“父皇的意思是,老师一半,皇家一半,老师以秘方入股,场地、人力、钱财皇家出。”长乐有些不淡定,小脸紧张的通红,她怕李道宗提出那三七开、四六开,直接把老爹交代的老底给抛了出来。

李道宗很意外,自己这个侄女不愧是天之娇女,还真不会做买卖,怎么能一上来就摊底牌?至少也要讨价还价吧?李道宗还真打算先提出个四六开,当然是李二六,晋宇四,然后再卖晋宇个好,cào作成五五开,看来计划泡汤了。

“成。”晋宇点头应下,他本来以为李二会来了个二八开,让自己沾个边算完呢,这个结局还可以,虽然晋宇能出得起人、钱、地,但国情不允许他sī营,他也没辙,这个结果不错。

大唐贞观四年最具影响力工程于是在简短明了的谈话下一锤定音,平均每人讲了十余字,可谓是史上最短谈判。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选址晋宇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其他的都有别人去做,用不着他cào心。若不是看阎立德的意思要把作坊建在浐河上游,晋宇也不会开口。这造纸作坊的污染能力强悍的很,晋宇可不想夏天不开窗,这年头又没有空调,还不憋死啊?

晋宇选的地方离自己也不远,浐河、灞河交界处的三角舟上,地皮是皇家的,污水直接排入渭河,污染不了上游水源。以渭河那么大的水量,这些污水也不会造成太大污染,这年头造纸不添加有害试剂,灌溉农田还是可以的,反正百姓都是喝井水,晋宇自我安慰的想。

晋宇除了选址说了一下自己的建议以外,其他事情都是不管不问,长乐又没这方面的经验,李道宗只要再次为晋宇“擦屁股”——完善作坊章程啥的。这活他拿手,将自家生意上的章程拿来瞅瞅,合适的直接抄上,最后加上一条——军管齐活了。

李道宗写完后象征性的拿给晋宇瞧了瞧,晋宇不禁为工匠们担忧,待遇是够好的了,但军管这一条实在是有失人道,看来李家想把这两项工程死死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啊晋宇面上不显,把李道宗一番好捧。晋宇有些累,心累,这戴着面具的日子不好过,好在这种日子不多,要是天天这样,晋宇宁愿找个山沟沟打猎种地去,男耕女织,多好。

皇家想办一件事情很容易,选址定了当天就有二百左右的队伍驻扎了,随后断断续续又征来了上千名劳力,一时间上等良田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也难怪人手多,等天再凉快些,就是起了作坊也不能立马用了,天凉了干的慢。

最新小说: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