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身为学霸的叶星不仅仅是学习好,还看过很课外的书籍,有一本书就是专门介绍北极和南极的冰川。126shu()
书中提到过,有些冰川,通过冰洞里的隧道,一直可以走到冰川底部去。冰洞有单式的,有树枝状的,洞内有洞。洞中冰柱林立,冰钟乳悬连,洞璧的花纹十分美丽。有的冰洞出口高悬在冰崖上,形成十分壮观的冰水瀑布。
眼下的这个冰洞跟书中介绍的就很相似,让人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中。
叶星顺着冰洞里的隧道向深处走去,他发现越向里面深入,周围的空间就越宽广,原本只能容下两三个人的隧道逐渐的在变宽,最后叶星竟然来到了一个冰室。
整个冰室非常的大,里面有床,有桌子,有椅子……一应家具俱全,只不过这些家具都是由冰雕刻而成的,而且即使在这么冷的环境下,这些冰具居然还冒着寒气。
“这是……书架?”叶星在冰室里转了一圈,发现一个由冰雕刻而成书架,而且书架上面还放着不少的玉简。
叶星随意的拿起一个玉简,打开后扫了一眼。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二十五章,大致是意思是:有一种物体混混沌沌、无边无际、无象无音、浑然一体,早在开天辟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独一无二,无双无对,遵循着自己的法则而永远不会改变,循环往复地运行永远不会停止,它可以作为世间万物乃至天地来源的根本。我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它的本来面目,只能用道来笼统地称呼它,勉强把它形容为“大”。“大”是指不停地运转、变幻,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往今来、的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却更像是一种法门,要求人从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参悟大道。
《清静经》全文一共可以分为五十七段,在叶星看来,这五十七段分别对应五十七个境界,修炼此法门的人,只要能将这五十七个境界逐一修炼而成,便可以成道。
这样的一份玉简,如果拿到苍穹大陆,绝对会使人疯狂,但是在地球,想必随便百度一下,就能找到《清静经》的内容。但是却又几个人知道他的价值呢。
其实就算知道它是一部修炼法门也没用,因为非修真之人根本不会修炼,就算把法门摆到他们的面前,他们不知道修炼的方法,也没办法修炼。
叶星有心将这玉简拿走,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了回去。他已经记住了《清静经》上面的内容,拿不拿走都一样。
将《清静经》放了回去,叶星继续翻看书架上的玉简,一个又一个,几乎全部都是有关道法的经书。
不知道这冰室的主人是谁,现在是否还在,不顾想必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吾一生寻道三千一百六十八载,虽得小道无数,但终究不过尔尔,常言大道三千,可终未有一道可寿与天齐,悠悠万载,不过一瞬,纵然天下无敌,睥睨八方,可却终为尘土,意义何在?今得《清静经》一篇,共五十七境界,吾欲斩道于此,重入道门,不得大道,至死方休。”
这是一篇人物小传,似乎是这冰室的主人写的,叶星看完后觉得够骇人的,甚至觉得写这个小传的人是不是在吹牛。
这篇小传大致的意思是一个人修炼的再厉害,就算天下无敌了,可是最多也只有几万年的光景,一瞬而过,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一点意义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