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郎君身为太子司议郎,为人忠顺、行事恭谨,深得殿下喜爱。()霨郎君也要追随令兄的步伐,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李静忠如密林中的夜枭,在王霨耳边发出瘆人的低语:“还有,高翁虽然位高权重,可他春秋已高,护不了霨郎君一世。大唐天下,日后必将是太子殿下的。”
说完之后,李静忠不等王霨回应,就疾步离开了。
“这算是警告吗?”王霨望着前方的李亨,冷笑不已。在庭州接到诏书时,他就猜出可能是李亨做的手脚;抵达长安后,依据各方搜集的信息,王霨更加笃定了先前的判断。
“父亲大人,太子对你究竟有多么不放心,才会想将我和王珪都捏在掌中?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你选择与东宫若即若离?”离开庭州前,王霨试探着问过王正见,可王正见的回答,只是声深深的叹息和一句“远离东宫”的叮咛。
带着沉重的思索,王霨跨进梨园别院的主殿。梨园作为大明宫中的一处别院,主殿自不会有含元殿的雄伟和紫宸殿的庄重。可它的妙处,却在于精巧可爱、舒适宜人。
进入主殿后,王霨发现大殿被一扇绘着侍女图的章,将高力士之前的安排宴乐流程全部打乱。可此刻高力士无暇分神,殿中的乐工面面相觑,不知是否应该奏乐。
之前乐工们排练的曲目都是恢弘、欢快的曲目,并不适合在此时演出了。可若是不奏乐,大殿里的氛围又让人格外压抑。
尴尬的气氛持续了不过数息,王霨为了帮高力士救场,忽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于是他落落大方地长身而起,跪在李隆基面前,用富有朝气的声音拜道:“微臣王霨,叩见陛下。”
“哦,你就是最近在长安闹出不小动静的霨郎君?”李隆基仍沉浸在对武惠妃的思念之中,有点漫不经心。
“陛下,不知素叶县主此刻可在殿中?”王霨明知故问。
“霄云乃娘子义女,今日也在殿中。”李隆基微微有点好奇。
“陛下,小子虽年幼无知,却也知圣人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者,可发幽情、寄哀思。祭拜贞顺皇后之礼尚需等待,何不先奏乐以祭之?某前些日子曾听素叶县主用小提琴奏乐一曲,极尽哀婉,似可用于此时。”
王霨为了将小提琴献给杨玉环,早在庭州之时,就找乐工将记忆中几首名曲谱写出来,其中就有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到长安后,阿史那霄云按照琴谱,练习过最动人的《化蝶》选段。
“嗯?”李隆基兴趣大增。
“启禀陛下,霨郎君从庭州带来不少曲谱,臣女粗粗练过几曲。若陛下和娘子不嫌弃的话,臣女愿献丑。”屏风那侧,阿史那霄云的声音如空谷幽兰。
“善!”李隆基点头赞许。
如泣如诉的琴声响起,大殿之上,仿佛有一湾春溪流淌。溪水之上,翩翩双蝶,穿花弄柳,临水照影;忽而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柳衰花残,蝶死于溪,哀伤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