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齐向阳此时此刻真的有点被震住了。
四次下手,四次捡漏,这水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张坤每次下手,每次总能有所收获的样子,难道他扫一眼就能知道,哪些摊位上就有值得他出手的东西?
齐向阳有点想不明白,但是齐向阳知道,他真的不敢再小看前面那个,明明还没有他大的家伙了。
对了,他姓张,爷爷叫他张先生,可他到底叫什么来着?齐向阳心里胡乱的想着。
一个小时后,两道身影再次出现在玉来坊门前,正带着老花镜看报的侯保国抬起头望了一眼,然后愣住了,只见张坤又提着四个小袋子上门了。
侯保国放下报纸取下眼镜,然后一脸轻笑的迎了上去:“我说小兄弟,你今天是来练手的吧?这是打算把整个潘家园地市洗劫一遍?”
说话间,一直在里面忙活着打扫的伙计也一脸好奇的走了过来,双眼闪烁着古怪的光芒望着张坤。
这到玉来坊来卖货的他见了不少,但是一天之内来三次的,那就真的是十分少见了,尤其是张坤还是如此的年轻,也不知道有二十了没有。
听着侯保国调笑的话语,张坤笑道:“怎么,侯老板不欢迎?不欢迎那我可就走了。”
“别,我这开门广迎化历史上有一个最著名的捡漏,那就是乾隆年间一散人程伟元,他是曹雪芹的忠实粉丝。有一次,他去鬼市遛早,然后在一处冷摊上发现一叠废纸,上手一看,好家伙,《红楼梦》失传四十回后的十回。
当时那一叠废纸保存的不是很好,但笔墨字迹仍旧十分清晰,老板要价仅仅只是几个铜板,程伟元二话不说买了下来,这就为我们中国文化历史捡来了十回红楼,其史学和文化价值近乎不可估量。
当然了,这是打个比方,那时候也还没有潘家园,只是一个鬼市,那些收旧货的人,趁天将明未明时将前一天走街串巷收来的杂物出售的临时地摊,现早已消失,并到潘家园去了。
不过这也变相的说明,早年间,潘家园里确实是有好货的,而且还为数不少。
不过到了现今,这潘家园开市也十多年了,这里面的东西早被数以万计的古玩收藏家们扫荡过无数遍,有什么好东西,基本也是十去八九,甚至更多。
要说漏,肯定是还有的,不过,剩下的就大多数是别人不太关心的冷门收藏品,如印章,鼻烟壶,木雕等。
至于古玩中的大类青铜瓷器什么的,基本上是没有的了,就算有真品在,也是老板心里有数的东西,想要捡个漏,那真的是难上加难,比如说之前张坤看到的鱼篓尊就是如此。
就连张坤刚才入手的那件金元时期的钧瓷碗,也是因为后来有人补过,偏偏补的手法还太过粗糙,把好好一件真品古玩,补的“妖气”冲天,像个仿品似的,这才让张坤捡了个漏。
此时,侯保国已经拿起了最后一件东西,是一枚玉佩。
侯保国看了两三分钟,然后四五分钟,最后轻叹一声,向张坤笑着摇了摇头:“这玉,我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