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册封的都册封了,军队体制的革新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如今让朱杰最为上心的还是西山的烈士陵园。
从满洲入侵到如今四海升平,十年时间,大明帝国将士单单是战死殉国的人数就已经超过十二万人了,伤残的甚至超过三十万人,如果说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个巅峰帝国的崛起中堆砌的尸骨,已经不能用万骨来形容了。
大明帝国战死殉国的人数不过是十二万,但是歼灭的敌人已经开始向着百万迈进了,满洲精骑,蒙古精骑,大明叛军,乃至于东瀛大军、西洋舰队以及罗刹大军,但凡是称得上重量级的对手,一个个灰飞烟灭,无数人的性命与鲜血方才铸就了现在伟大的大明帝国。
如今四海升平,朱杰要做的不光是酬功,也要追赠,也要为帝国后来的勇士们,树立起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让后来勇士们明白,这大明,不管是天威军,还是天雄军,赫赫威名的来之不易,追念先烈,砥砺前行!
西山陵的主意就是来源于此!
为了筹建西山陵,朱杰一口气从皇家私孥之中拿出了十万两白银,一万两黄金,从户部拨付五十两白银,加在一起,七!”
朱杰沉声喝道。
一旁的孙传庭走到了前面,展开圣旨。
“泱泱中华,炎黄肇始,垂于四方,四千余载,播威名于海外,修文明于宇内,香臣还是良将,不管是开疆拓土,还是修德勤政,臣子死后,大多都是修建功臣祠四时祭奠,最好的就是配享太庙了,从来没有那个功臣死后敢修陵的。
但是,朱杰偏偏就力排众议,修建了一座西山陵,安葬大明殉国将士,不得不说,整个天下的军心、民心,因为这一座西山陵,凝聚的如同钢浇铁铸一般,谁也休想分开!
(本章完)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