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给格格打了一个电话,得知这丫头正玩得高兴,于是就叮嘱了几句之后挂掉了电话,然后这才把心神沉浸到了储存空间中。
七口大铁箱子整整齐齐的摆在空间中,这让杨靖看了心中莫名的欢喜。
自从二十多天之前来到菲律宾,先后跑了书中。之后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
而“奉天”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的圣旨上才会有“奉天承运皇帝”这几个字,后面不管是“诏曰”还是“制曰”又或者“敕曰”,都代表着圣旨的不同制式。
圣旨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词,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也就是说,“诏曰”才是真正传令天下的圣旨;“制曰”就要差一点了,仅仅是官场内的通报;而“敕曰”,那就更差了,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官员而下达的。
而这份圣旨,用的就是“诏曰”。人家吴哥王朝虽然只是一个属国,但属国来称臣进贡,这可是国之大事,皇帝必然要诏令天下,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大明朝的威武功绩,所以洪武大帝颁发这种“诏曰”圣旨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重八的这道圣旨要是拿出去的话,其价值同样是无法估计!
ps:鞠躬感谢“非常懒的鱼”100的打赏。</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