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辆校车制作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每辆马车加上两匹马,投入资金一万多钱,还有每个车夫每月有三石粮食的开销,算下来也是一百多钱,如果仅仅用来接送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停在学校的话,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因此这些车白天还可以对外营业,按照陈旭的推算,一个月下来不说盈利多少,但至少保证这些车夫和马匹的开销以及马车的维修费用没有太大问题。
而且城外筹备的马车建造和修理厂还正在加班加点的打造公交车,至少还需要七士也爬上车,在男子的指导下往投币箱投了一枚铜钱,也很快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好,脑袋旁边就钉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车厢内禁制吐痰。
“干净舒适,看来物有所值!”文士一边打量车内的装饰一边啧啧称奇。
在男子的吆喝下,这个站台一共上来四个人,基本上都好奇上来的,看着其他人没有乘车的意思,于是吩咐车夫出发,身材魁梧的车夫一甩马鞭,马车很快启动沿街而去。
“不错不错,这车不仅宽敞,而且行驶平稳快捷!”
“好神奇,竟然转弯如履平地,一点儿都不卡顿!”
四个首批公交体验者非常激动,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和人群,都忍不住大声交谈起来。
“切,这是自然,此车是清河侯发明制作的!”公交公司的男子得意洋洋的回答。
“难怪,不过敢问兄台,你们这个公交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府衙?”
“对对,一钱一人,怕是你们忙碌一天连马料钱都挣不回来!”
“这车能够灵活转弯,怕是以后两轮马车要被淘汰了!”
车一路前行,上车的人七嘴士官吏皆都有,许多人坐了一趟不过瘾,又来回刷公交,两三趟之后把线路上的车站位置都牢牢记住,而这些乘客之中,还有许多报馆的外围记者,兴奋的开始策划新闻稿,还有头脑灵活的直接就跑到公交公司的办公地点和城外公交车制造修理厂打听情况。
而这个热闹的情况,也很快就被通报进咸阳宫紫宸殿。
上午陈旭在女子学院呆了一个时辰,然后就去了报馆,让陈平等人和杨堃接触一下,准备在下一期报纸中详细的为公交公司做一个广告,并且把运行的线路也登载出来。
“侯爷,有宫人前来传旨!”报馆的一个管事带着一个宫人走进报馆的总务室禀报。
“清河侯,陛下请您参加下午的朝议!”宫人恭恭敬敬把一封帛书双手递给陈旭,陈旭展开看了一眼,大致猜到是因为公交车的原因,因此便将帛书收好。
未时,陈旭坐车去上朝,满朝文武讨论的都是关于公交公司和四轮马车的事情,果然上朝之后第一件事,皇帝问的也是这件事。
关于公交公司的事陈旭已经在前几天专门上朝上奏,皇帝已经同意,而且冯去疾也提请减免公交公司的税收,内史府也同意了这个提议,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陈旭会突然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在咸阳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如果公交公司用的只是普通马车,或许文武百官和皇帝都不会这么大动干戈,但正是这种超级大而且灵活的四轮马车横空出世,一下就让所有人按捺不住的激动起来。
平日两轮马车最多也就坐三五个人,这是因为车体平衡的限制,还有就是要考虑马的承受能力,因为马除开拉车之外马车上的重量会通过车辕压在马背上。
但四轮马车不一样,本身就是平衡的,因此公交公司的四轮马车解决了灵活的转弯问题之后,一下子就把马车的载货量提高了数倍,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消息来开,在公交车竟然最多能够载送近二十人,这个数量一下把皇帝都震惊的揪掉了好几根胡须,因此虽然知道陈旭创办了公交公司,但还是迫不及待的让他上朝来给满朝文武解惑。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