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的大局观很不错,而且在处理政务和民生方面也很有一手,这从后世大员明郑时期陈永华对大员的治理就能够看得出来。
康麻子年间大学士李光地曾经坦言:“大员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陈永华经营有方。”果然,在陈永华去世后仅仅三年,施琅便率清军攻占澎湖,明郑最后一位继承者郑克塽剃发易服降了满清。
李元利准备让陈永华去坐镇大员,但海警局局长一职又会出现空缺,这个位置十分重要,要求既要有能力,又要对李元利和大兴军忠诚,而且还要思想、作风过硬,经得起诱惑,这样的人还真不好找。
想来想去,这样的人可能只有从参谋部去找,李元利让陈恭尹将这事情记了下来,过完年后再交给内阁去处理。
现在还是想想欧洲那帮殖民吸血鬼的事情。
“铜头,你跟我仔细说说红夷人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到底如何。”
李盖从怀中摸出一封厚厚的书信递给李元利道:“红番鬼投降后,标下和陈永华一一审问过他们的头目,这是陈永华给王爷上的折子,有用的都写在里面了!”
“王爷先看看,有哪儿不清楚的再问标下。”
李元利接过书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陈永华在信中将荷兰人的情况说很详细,李元利虽然知道“海上马车夫”的兴衰史,但对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具体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还真是所知不多,所以他看得很仔细。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鼎盛时期公司员工加上雇佣兵武装的人数多达十多万人,拥有超过一百五十艘商船和四十艘战舰,其中在大员有一支十二艘大小战舰组成的舰队,其余的战舰则游弋于巴达维亚和马六甲一带的海面,以保护他们最重要的贸易通道。
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只是个股份公司,但因为它有钱,所以它的武器装备比荷兰本土的正规军队还要好。
以步兵来说,正规军以长矛和火绳枪为主,长矛的数量甚至超过火绳枪,但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军士兵却大多装备了造价昂贵的发条上弦的燧发枪和刺刀,长矛占比不到百分之二十。
海军舰船的装备和正规军没有区别,战列舰一般装载五十门——官,对荷兰人的战斗力评估得有点模糊,于是李元利向李盖问道:“你觉得咱们的将士和红夷人在人数相等的条件下对战,双方胜败如何?”
“当然是咱们胜!”李盖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结果,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不过那些红番鬼枪炮都使得好,而且他们并不怕死。后来投降的时候揆一也说了,他们投降只是不想做毫无意义的牺牲,并不是他们害怕战斗和死亡。”
东印度公司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从军队中退役出来的老兵,他们当然不会在战场上害怕。
要知道十七世纪的欧洲战乱不断,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发展为欧洲十多个主要国家卷入的大规模国际性战争——三十年战争才刚刚结束几年,他们不缺身经百战的老兵。
“打赤嵌城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近身肉搏,大家互相用枪炮射击。开始的时候咱们吃了一点亏,但很快咱们的火炮就压得他们抬不起头……红番鬼的火炮射程远,但不是开花弹,咱们用散兵线推进的话,杀伤力并不大。”
“射程远?能打多远?”
“三里以上!相同的口径肯定比葡夷的炮打得远。”
荷兰人使用的是青铜加农炮,加农炮的特点就是炮身长、弹道低、初速大、射程远,当然要比葡萄牙人使用的铸铁炮打得远,而且不容易发生爆膛事故。
但是,青铜炮的炮管比较软,在多次发射圆形炮弹时,炮弹以不正圆的方式穿过炮管,容易使它发生变形,因此青铜炮的准头普遍不高。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