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达人秀 >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标准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标准(1 / 1)

<content>

谈到科考,对于周道登而言,想到的是它的历史,相应的演变历程;而对崇祯来讲,却不仅于此,想到的还有后世的种种考试,几乎十之就等于后世的作文,只是所占的分值更大而已;明法和明算的存在,就使得考题更容易设置出填空题、分析题,甚至于是选择题。

如此一来的话,在考完试之后,使得考生试卷的批阅环境,就显得更加的公平,能够将整张试卷的优秀与否,进行量化,不必因为某一处或某一小部分的不足,而要白白等上一年,白白浪费光阴。

“周阁老,先等一下~”

想到这里,崇祯挥手打断了还在滔滔不绝的周道登,看到对方兴奋的神情中多了几分不解,进而面露和煦笑容,缓缓说道:“周阁老,在微调之后的科举制度之中,你觉得引入分数制如何?”

“分——数——制——”

周道登那满含岁月沧桑的额头微皱,犹如喃喃自语一般,近乎于是一字一顿地默念了三个字,声音很轻,脸上的不解之色愈发的浓郁,不等崇祯开口解释,进而连连问道:“皇上,那是什么?分数制是什么意思?”

“呃——”

不管是周道登这种疑惑的表现,还是连续的几句问话,都使得崇祯为之错愕了一下,转瞬又清醒了过来,这才意识到,不管是自己的说话方式,问题提出的太过突兀,还是分数制乃是后世的一个考试机制,即便再如何的聪明绝顶,周道登这个古代人也不可能弄明白它的意思。

毕竟,真正的分数制直到清朝后期才有,还是在西方。

尽管华夏也有分数制的出现,比如几成几成的、十之,明法和明算的分值划分,也可以根据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进行分值占比划分。”

“考试结束之后,将三个科目的全部分数加在一起,进行成绩的最后确认,也是确认生员的名次,这也就是朕所讲的科考分数制。”

在这个过程之中,周道登听得很是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露出恍然之色,以示自己听明白了,与此同时,心里也在暗叹,皇上的这一手可真够狠得,单单是引入一个所谓的“分数制”,就要儒家在科举考试中失去半壁江山!

当然,这也体现了一种态度。

周道登能够想象,微调科举考试之后,一旦这个措施推行出去,绝对是举世哗然,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儒家学界,几乎等同于整个读书人世界。

毕竟,儒家的影响力太大了,这样做的话,几乎等同于公然挑衅,藐视儒家学派的社会地位。

震撼之余,周道登的心里又不禁有一些感慨,放眼于天下,除了那些批判儒家的泰山学派,差不多也就是阳明学说,恐怕也就只有皇上胆敢,也有这个资格,更具备这个实力,公然这么做了。

崇祯的话音刚落,脑海里还在盘桓着这些念头之时,周道登连忙停了下来,掐断了这种思绪,凝重的表情之下,有夹杂着几分犹豫的神采。

“皇上,在科举考试之中,引入分数制,老臣举双手赞同,可是,八股文在总分数中所占的比例,是不是有一些太少了啊?”

沉稳的性格使然,周道登忍不住地试探性问了一句,不等崇祯作出回应,似乎觉得自己的意思表达的不够明确,进而连忙补充道:“毕竟,这样进行分值划分的话,八股文的重要性等同于直接缩水了一半,恐怕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

虽然身体的年龄只有十九岁,却不代表崇祯的心里和思维真得只有十八岁,真得就那么的天真,又怎能听不出周道登的意思?又怎会不知对方为何这么顾虑重重?

毕竟,天下读书人之中,十之七八都是儒生,就算是剩下的两成,其中不少人也是兼修儒学。

“少吗?”</content>

本书来自

最新小说: 和前夫双重生后,我改嫁权臣你哭什么 玄学美人直播牵红线,京圈霍总稳坐榜一 姝色在怀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 被虐到一心求死,师兄们却都来爱我 失忆?京圈太子爷强势拐回家 长嫂要二嫁,疯批权臣折了腰 宫斗险恶:娘娘步步为营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迷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