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书友18672397’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厨房的角落的粗大的砧板上还插着一把厚重的剁骨刀,沈光随手取过,脚下不停,轻轻的踩了几脚地板,听到空洞的地板回音之后,就挪开了那个树桩子做成的砧板。
砧板下面果然有一道拉环,取过一壶菜油,均匀的浇在转轴处,等菜油湿润了转轴之后,他用力的一提拉环,三尺见方的一道暗门就被他无声无息的打开了。
下面有人声传了过来,沈光精神一振,仔细倾听,发现是两三个人在为一个问题发生了争执。
一个清朗的声音忽然插了进来。
“别吵了,这道士是杀是放,还是有其他用处,自有上面决定,你们两人被人家看好了病,若是想要报恩,那就直接将彼此的脑袋割下来好了。”
“文大人说笑了,不知上面到底是什么意传w来批评这本书里面杨素写的不实,不历史不相符。这本书我特意了解了下只有几千字,流传甚广,可以算是武侠的鼻祖了。
文中突出了五个人物,杨素、李靖、虬髯客张某,有姓无名、红拂女张出尘还有一个二十岁即显真龙天子相的李世民。由于这篇太有名,大多数读者都把它当成了历史。
但这篇终归是传奇,或者说神仙志。如果以《三国演义w三实七虚来衡量,除了杨素、李靖、李世民等书里面实有其人外,其他则一分写实都没有了。
比如,李渊在隋末大业十三年起兵,李世民生于598年,虚岁刚好二十岁。所以,《虬髯客传w中有了他向李靖询问天下英雄,李靖回答“州将之子,仅二十。”等语。
只是,杨广在大业十二年游江都,其时,杨素已经死了十年之久。他的子孙也因为杨玄感的造反失败,被杨广屠戮殆尽。所有虬髯客传开头中,“炀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和后来的李世民“仅二十岁”,恐怕和大隋名臣杨素对不上号。或者杨广有不测之能,把死鬼从地府里揪出来,替他留守老窝。
还有一种可能,即此杨素非彼杨素。那么,李靖去拜会他,被得到他的推崇,就没任何意义了。
所以,就是,千万别当历史来读。若拿中的东西当正史来读,还以此为真理,则不仅害己,往往还会犯下以自己稀里糊涂那点儿东西,引得别人跟着犯错的错误。
九孔自不量力,写的本书也是演绎一段架空历史,既然是架空历史,估计与正史相比,漏洞百出,不亚于《虬髯客传w。只希望大家当来读,博一笑而,千万别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