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 最年轻的好莱坞大亨 > 第491章大神不易做

第491章大神不易做(1 / 2)

在好莱坞,那些既拿奖又有票房的导演,是国宝级的大神,各大公司,人人争抢,比如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这是争破头,至于这个文艺片导演和商业片导演,不用问也知怎么选择。www.126shu.com

好莱坞其实是“割喉式竞争”的代名词,在这里,你的价值只有你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来定义。

所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背后都有一座隔绝失败者的冷宫,作为电影殿堂的好莱坞背后也有这么一座“导演冷宫”。

“XXX导演作品”荣耀背后的另一面便是——导演就是那个不管怎样都得背锅的人。

好莱坞是个讲究规则的地方,放逐冷宫当然也有“法”可循,简单的说就是因为你不赚钱了。

对一个导演来说,要成为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森的道路通常艰难又漫长。导演们通常要从一个小角色开始,逐渐获得机会执导,等到赢得几场票房胜仗之后,这些导演身上的属性渐渐改变——从单纯的创作者、艺术家,变成了好莱坞的摇钱树。

如果他们可以持续为製片厂、经纪公司、传媒集团、玩具公司等等带来滚滚利润,就会有众星捧月的尊荣,从而拥有巨大的预算空间和收益回报——当然,捧得越高,摔得也越疼,一旦在巨星的位置上跌落,比如说将一部过亿美元预算的製作推向票房惨败的深渊,导演的命运就有可能万劫不複,永不複用。

在好莱坞,如果你拍了一部失败的作品,你的事业可能也就到头了。

之前络绎不绝找你合作的电话铃声会突然消失,不管你查了多少次是不是因为没有讯号都是白费力气;也许得等上好几年,你才能开始你的下一部电影;就算你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关于你上一部作品的失利依然会阴魂不散,你只能在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开工,好比处于缓刑和高度监管之下。在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好莱坞,救赎的机会其实很少,更何况他们的人才梯队始终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导演,包括伟大的导演。

像曾经不可一世的梅尔·吉布森,你还记得在此之前他已经多久没有作品了吗?还有那已经封神的科波拉,他从《现代启示录》的坑走出来没有。

导演约翰·李·汉考克是“好莱坞冷宫”的经典案例。他从《心灵投手》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这部影片不仅成绩不错(全球票房8069万美元),预算(2200万美元)也很合适,这就相当于让他在两个方面赚到了“信用值”——赚钱的能力和预算控制的能力。

但紧接着他拍了《阿拉莫战役》,高额的预算(1.07亿美元)只换回了全球2581万美元的票房——彻头彻尾的失败,把原先挣到的两个信用值都亏空了。

毫不意外的,他被放逐到了冷宫,被“休假”了很长一段时间。距离《阿拉莫战役》五年后他才有了新作《弱点》,幸运的是这部影片不仅票房十分成功,还让桑德拉·布洛克拿到了奥斯卡影后,汉考克这才跟好莱坞重修旧好。

和汉考克一样的还有迈克尔·贝,他原本账户里凭着《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世界末日》、《珍珠港》攒下的可观信用值(顺便提一下这几部可都是由好莱坞顶级製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担任製片人),但到了2005年,一部《逃出克隆岛》就近乎全盘透支了他的信用值——几乎是职业生涯的一次崩塌。幸亏后来《变形金刚》系列看上了他,否则他的冷宫日子还会更长。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一次失败就会让所有的光芒消散?

但世情就是,恐惧永远是驱动人做决定的重要因素,在商言商,谁愿意把自己兜里的钱交到一个新近的“失败者”手上呢?

62岁的导演托尼·凯耶在1998年拍完了电影《美国X档案》就再也没有参加过製片厂电影的拍摄了。而去年拍了《神奇四侠》的导演乔什·特兰克看似也要难逃此厄运了。

该片票房有多惨?投资1.2亿美元,北美只收穫5600多万美元。特兰克在电影上映的前一天发了一条推特,声称他自己剪辑了一个版本的《神奇四侠》很好但你可以永远不会看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製片厂员工在接受《好莱坞报道者》时採访说道:“(一旦失败)根本不会有经理人去搭理他(特兰克)了。我也许会和他们见个面,但只是会给他建议,绝对不会是一份工作。”

又如这个吴雨森,暴力美学大师,将好莱坞动作电影提升了一个档次的人,《断箭行动》、《夺面双雄》、《谍中谍2》那是何等风光,至今是名列十大最佳动作片的榜单,一部《风语者》以他信誉尽毁,所有的风光都没有了,那个尼古拉斯.凯奇也像败光人品一样,在烂片上一去不回。

像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几乎没有人是冷宫免疫的,那么该如何逃出冷宫?

最新小说: 你在装什么 暗影浮沉 我化系统 幻界残尘 武侠之超级奴隶主 路漫漫欺修远兮 霍少,好凶猛 和我结婚我超甜! 系统带我去装逼 陆原天降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