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时间,不妨回到六天之前!
当杨义臣领着赵郡李、博陵崔、范阳卢和罗艺共五家,在清河城外与天凤军对峙之时,从山西晋阳(太原)出发的陇西李家和荥阳郑家的援军,实际上也来到了距离清河不远的魏郡附近。www.126shu.com
魏郡这个地方,大概就是后世的河南安阳市,李郑两家在此碰头倒也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发兵之初便已经邀约确定。
李家方面,此次领军出战的自然不是别人,正是李渊长子李建成。他因为年前刚刚才领军来攻黎阳仓,对于沿途道路也算熟悉,自然派他出兵驰援。
而荥阳郑氏派出的领军主将也是来头不小,乃是当朝右光禄大夫郑善果第三子郑度远,现为荥阳守备,左武卫虎贲郎将。至于郑家派兵驰援的理由也完全没有一点牵强,乃是因为这郑善果的母亲,便是清河崔氏之女,其父崔彦穆乃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更是清河大房嫡出长孙,算起来正是如今清河崔氏族长崔叔重的亲堂伯。
而后李建成领军本是从晋阳出发,经平城、辽山、涉县一路南下直抵魏郡,而郑度远则走荥泽渡过黄河,经新乡、隋兴,一路北上也赶到魏郡,双方合兵一处,便有轻重骑兵六千有余,其中还是李建成的兵力最强,计有一千重甲突厥骑兵和一千隋军制式重甲铁骑,其余一千轻骑也皆是能征善射的轻装胡骑。
至于郑氏派出的三千骑兵,则多的是家丁、护卫和府兵组成,平均战斗力虽然比胡骑要高,但装备和武器却远远比不得李建成的重甲铁骑。
二人领军到达魏郡之后,倒也不忙着驰援清河,反倒是谨慎的派出信使前往清河接触,至于说如何与杨义臣勾结在一起,定下了夹击天凤军的策略,此处倒也不必赘言。便也说两军确定了战略之后,便也隐蔽行军移之馆陶,待得开打以后这才偷偷摸摸往清河杀来。
再说今日一早,两军得了杨义臣传信,便挥军北上急行,郑度远因为年纪比李建成略大,在隋朝的官职也比原来的李建成高,便也当仁不让当起了总指挥,与李建成简单商议后便指派他行走右路。
再来说此时的李建成,也不过刚好二十九岁(其生于开皇九年-589年),自大业十三年跟随他老爹李渊在晋阳骑兵之后,一路走来虽没有顺风顺水,但总体上还是勉强过得去的。
首先,李渊在大业十三年五月初起兵之后,便假意传檄天下要拥立长安的代王为帝,把害人精杨广给废了,可长安的代王杨侑却根本就不跟他玩儿,不但拒不承认李渊檄文中所愿拥立他为帝之请,还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和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率领长安精兵静为司马(组织官员),唐俭及前长安尉温大雅为记室(低级参谋),武士获为铠曹(装备制造),又设户曹(后勤统筹)、司功参军(军事法庭)、府掾(低级文员)、左右统军(兵员训练)等官职。
并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当时李建成二十八岁)、左领军大都督,领左三统军。
待到清河崔氏的求援发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渊父子从中看到了什么好机会,便命了李建成率领三千精锐,以刘文静和温大雅为辅佐,便也兵发清河而来。
但也说此时此刻,李建成意气风发正率军往清河城急赶,待得距离城池不足五里之地时,却听得背后随行的司马刘文静大声呼唤,李建成忙也勒马停步,便来问道:“肇仁先生何故唤某?”
刘文静指着清河城头迎风招展的旌旗急道:“大都督,此去恐怕有诈!”
李建成倒是从善如流,闻言急忙挥手命令后队暂缓脚步,便也顺着刘文静所指方向细细观看,但见得城上旌旗并无什么特异之处,不由纳闷问道:“何以见得?”
刘文静忙也解释道:“听闻天凤军背城列阵,合军上下不过两万余人,清河既是起根基所在,岂能不设重防?大都督且看,如今城上旌旗之中,可有凤字?”</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