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呆了近时日,细细感受了一番这座江淮名城的风采,武曌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途。www.126shu.com
回京前,扬州官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自刺史以下,包括长史、司马、别驾的上三佐,尽数被除官左迁。最惨的便是王刺史,被贬到岭南当县长去了......
至于心的刺史,估计女帝心中还琢磨着。扬州这个地方,总让她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
起行之时,发生了一件格外有意思的事情。江都百姓,成群结队,奉上一种叫“万民伞”的新鲜事物,上书赠送人名氏,以衷皇帝德政,以表对皇帝的眷恋,以示对皇帝美好的祝愿......
皇帝自然大喜,专门命人空出一条船,用以放置“万民伞”。
这事,当然是元郎君的建议策划,元齐暗中执行的。
百姓结群而拜,遥送御驾,场面格外“感人”。这是一场大秀,皇帝还没有老糊涂,自然有所察觉,但没有戳破,甚至甘之如饴。
这种君民鱼水,值得大书特书,广传天下。
这等秀,大概勾起来皇帝某些久远的回忆。在她还是皇后之时,亲自推动了一场名叫“泰山封禅”大秀,那一次,堂堂正正地将她的威仪煊示于天下......
比起当年,江都之事,不过小巫见大巫,不足道耳。不过,一高兴,皇帝免了江都百姓一年杂役。
沿着运河,水陆并用。羽林卫隔着江岸走路途,另专门调集了一支三千士卒的舟师保卫龙舟,齐头并进,倒是颇为壮观。
临行前夜,元郎君与元齐父子俩,促膝长谈了一番,针对铁手团,江淮风云,海贸,私盐......不管元齐听没听进去,但元郎君还是表达了一些看法,尤其是私盐一事,得慎重。
另外,针对越来越动荡的江湖,元徽也提醒着宗主,动静不要弄得太大......
自铁手团论为“过街老鼠”之后,在江湖上的权威一落千丈,到如今为止,几乎每一天,都能收到点消息。不断有势力按捺不住,站出来配合官府对铁手团的进剿。
虽然元齐果断决定避风头,动作也很迅速,收缩势力。但此前铁手团的摊子毕竟铺得太大,总有不及之处。某些人急着跳出来,找铁手团的麻烦......
一些附属势力,也不出意料地,有跳反的迹象。这段时间下来,宗主心中已经积压了大量的怒尔雅的笑容,做出一副受教的表情:“元徽不知宫中规矩,‘日’后,还望才人提点,元徽不甚感激!”
说这话时,元郎君的语气间,泛着些意味深长的骚气,引得上官婉儿侧目。
大美人玉面上露出了疑惑。
元郎君心头跳了跳,嘴角扬起一丝莫名笑容,“日后”,会找机会给上官美人解释解释的......
“感激?”听其眼,上官婉儿一脸兴致盎然,打量着元徽:“准备如何感激我啊?”
上官婉儿说这话时,收起了多余的表情,很认真的模样。
眉头一挑,正欲与其扯一扯,龙舟突然发生了一阵突兀的震动。元郎君自然稳得住,身边的大美人反应不及,身体一个踉跄,扑面而来......
二人隔得本就不远,顿时香玉满怀,鼻间嗅着淡淡馨香,心思慢慢荡漾开来......
没有给元郎君多少体味的时间,上官美人似一只受惊的兔子,迅速地脱离了元徽的怀抱,快速地朝左右张望了一下。所幸,因船身震动之故,并未引起周边卫士注意力。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