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玄幻奇幻 > 天魔弈 > 第十八章:参加州考

第十八章:参加州考(1 / 1)

在座的朱晨和善辉二人,面面相觑,脸色极为难看。www.126shu.com易九霄的诗他们都听见了,根本不用评论,从意境到文采,都远胜他们,其差距几乎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

“果然是好诗!”朱县令也学着乐陵,一拍桌案,其实他心底颇为恼和策论方面,也没有什么准备的必要,他所缺乏的是对齐国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的了解,这将是随后半年时间的学习重点。

齐国有些文化风俗与大宋相同,但也有很多差异。齐国每年的主要节日有春节,也就是年;有夏节,在每年立夏的那一天;有秋节,就是中秋节;有冬节,在冬至的那一天;有清明节,就是二十四节气清明开始的日子;没有端午节和重阳节等。

整个国家共有四十个州,开州是其中之一,每个州下面有许多县。齐国都城在博州,博州是齐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皇帝是齐国的最高主宰者,朝中有太宰辅助皇帝管理国家,太宰之下设置六部,分别为官部、兵部、法部、赋部、农部、工部。

其中官部负责全国官员的遴选、任免,各级考试院就归属官部所管辖。兵部掌管全国的军权,齐国周边有很多国家,可谓是战事连连,兵部尤为重要。法部负责国家立法和司法,以及各类审讯机构和监狱的管辖。赋部掌管国家的钱财,进行税赋征收。农部负责国家的农业、牧业、渔业。工部负责国家的建造、以及工商业的管辖。

除了六部还有一个学士院,负责史书和典籍修撰,政事记载,历法编撰,还有礼法的制定,以及各类占卜、祭祀活动,学士院不属于太宰管辖,而是由齐王任命的大学士管理,为齐王出谋划策,是齐王的御用文书机构。

易九霄踏入武宗境之后,随着武道修为的提升,相伴的是目力和记忆力的增强。学习齐国的文化习俗、律法制度、治国策略的时候,速度比从前快了许多,那些典籍只要阅读一遍,就记忆深刻。虽然他依旧是凡人,在这一点已远胜平常凡人颇多。

即使有这些优势,易九霄并不敢放松,参加科举应试考试的书生中,有可能会卧虎藏龙,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灵根微弱、修行无门的凡人,但也不排除有修真者混迹其间。

过了春节,易九霄十六岁了,离州考就剩两个月时间,他和万疏狂在大境界上都没有突破,但在小境界上均有进展。易九霄从刚踏入宗师,到宗师境逐步稳固,逐渐领悟宗师境的修行要领。

万疏狂现在是筑基三层,到了筑基之后,每个小层次的进阶都很不易,而万疏狂修行一直很顺利,当然这跟易九霄的关系很大,两人的修行似乎有相辅相成的功效。

如同每天的太阳一样,朝起夕落,少年的岁月在重复着。万疏狂每日专心修真和炼体,易九霄则武道修炼和读书并行,时光在少年逐渐挺拔的身影中流逝,转眼就到了三月,州考前夕。

州考考场比县考考场要近多了,离万府不到十里路程,易九霄不用去客栈住宿。报名的事早在前几个月就搞定,县考第一名在报名上没有任何障碍。考试的日程安排跟县考类似,第一天考诗赋,第二天考经略,同样是在巳时至午时进行。

一大早,万府的马车就载着易九霄来到了考场,考场设在州府考试院内,规模比开城县考场要宏大得多,但考生人数却不是很壮观,看起来不到县考人数的一半。州考报名的虽有七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别的考生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易九霄则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这就是读书多的好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日的经略考试,同样给出了命题,要求是:论赋税与民生,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不仅在齐国,在大宋,以及历朝历代都议论颇多。在大宋,关于赋税,争论尤为激烈,各种观点和各个流派息争论不休。

易九霄作为当时的亲身经历者,耳濡目染,对这个命题也是驾轻就熟,根本不用借鉴任何人,便轻松自若地完成了一篇论述,有理有据有观点。

交了试卷之后,易九霄轻松地离开了考场,刚到考试院的门口,就遇到了两个熟人,正是朱晨和善辉。易九霄没有主动跟这二人打招呼,他从心底不喜欢这两人,但还是被善辉叫住了,而且声音很大,好像怕别人都听不见似的。

本书来自

最新小说: 武凰传 元朝战争史 灵界小修 朋友,听说过青龙帮吗? 神路无名 三国:我十倍体质,卞夫人麻了! 我有一刀 九字剑令 星辰重启 重生之宋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