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妥善解决(1 / 2)

通过这次国际交流活动,四合院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然而,当易鑫和谭侨带着交流团回到大院后,却又面临了一系列新的家长里短问题。

大院里有位大爷找到易鑫,满脸愁容地说:“易鑫啊,这文化街区越来越热闹是好事,可这晚上的噪音也大了不少啊。那些来参观的游客,还有街区里搞活动的,有时候闹腾到挺晚,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睡眠浅,被吵得晚上都睡不好觉啦。”

易鑫听后,心里一紧,赶忙说道:“大爷,实在不好意思,是我们考虑不周。您放心,我和谭侨马上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易鑫找到谭侨,两人一商量,觉得确实得重视这个情况。谭侨说:“咱们得给文化街区制定一个明确的活动时间规定,晚上过了一定时间,就不允许进行大声喧闹的活动。还要安排工作人员在街区巡逻,及时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易鑫点头赞同:“对,同时也得在街区显眼位置张贴一些温馨提示,提醒游客和商家注意夜间噪音问题,共同维护大院居民的生活环境。”

于是,文化街区管理处很快就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活动时间,并安排工作人员加强巡逻。刚开始,有些游客和商家不太习惯,偶尔还是会出现噪音超标的情况,但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提醒,大家也逐渐理解并遵守规定。大院里夜晚的宁静慢慢恢复了,大爷们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儿童乐园和各种活动的开展,文化街区的人流量持续增加,街区内的公共设施损耗速度明显加快。有居民反映,儿童乐园里的一些游乐设施出现了磨损,文化广场的座椅也有损坏的情况。

易鑫和谭侨得知后,立刻安排维修人员对损坏的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同时,他们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公共设施定期维护和更新的机制。谭侨说:“咱们得制定一个详细的设施维护计划,定期对游乐设施、座椅、路灯这些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另外,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设施的更新换代,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易鑫补充道:“还要加强对游客和居民的宣传,让大家爱护公共设施,共同维护文化街区的环境。”

在维修人员紧锣密鼓进行维修的同时,文化街区管理处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向大家宣传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居民和游客们了解情况后,也都更加注意爱护身边的设施,公共设施的损坏情况逐渐减少。

然而,新的矛盾又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随着文化街区的发展,一些居民看到商机,也想在街区内开设店铺。但街区内的店铺位置有限,这就引发了部分居民之间的竞争和矛盾。

有两户居民因为争抢一个店铺位置,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在大院里吵了起来。易鑫和谭侨得知消息后,赶忙赶到现场。易鑫先安抚住双方的情绪,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咱们都是一个大院的,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得。咱们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谭侨也劝说道:“文化街区发展起来,大家都想从中受益,这是好事。但咱们得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两人将两户居民请到了文化街区管理处,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原来,两户居民家庭经济都有些困难,都希望通过开店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易鑫和谭侨了解情况后,和街区管理团队商量,决定在街区内再规划出一个小型的临时摊位区域,专门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这样既解决了两户居民的问题,也为其他有开店想法的居民提供了机会。

为了公平分配摊位,文化街区管理处制定了一套公平公正的申请流程,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和经营计划进行评估审核。通过这种方式,暂时平息了居民间的矛盾。

可没过多久,文化街区里又出现了新状况。一些居民觉得文化街区举办的活动越来越商业化,失去了原本四合院文化那种纯粹的韵味。一位老居民找到易鑫和谭侨,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现在这活动,到处都是商业广告,虽然能挣钱,可感觉和咱们一开始想的传承四合院文化有点不一样了。”

易鑫和谭侨听后,陷入了沉思。他们明白,文化传承和商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确实不好把握。谭侨说:“我们得重新审视一下活动策划和商业合作的方式,不能让商业气息掩盖了四合院文化的本质。”

易鑫点头:“对,我们可以在活动策划中增加更多纯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环节,减少商业广告的植入。对于商业合作,也要严格筛选,确保合作企业与四合院文化的理念相契合。”

于是,易鑫和谭侨组织文化活动策划团队重新规划活动方案。他们增加了四合院传统礼仪展示、老北京故事讲述等文化活动,并且在活动现场减少了商业广告的投放。同时,在与企业合作时,优先选择那些尊重四合院文化、愿意为文化传承助力的企业。

经过这样的调整,文化街区的活动又重新找回了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居民们对此纷纷点赞。

随着文化街区的不断发展,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周边城市的社区代表。他们希望能借鉴大院发展四合院文化的经验,回去建设自己的文化街区。易鑫和谭侨非常乐意分享经验,还组织了专门的交流活动。

在交流活动中,易鑫向大家介绍了四合院文化街区从起步到发展的全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谭侨则详细讲解了文化活动策划、资金筹集、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周边城市的社区代表们听得认真,不时提问,双方交流得十分热烈。

一位社区代表感慨地说:“你们大院能把四合院文化发展得这么好,真不容易。我们回去后,也要结合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好好打造我们的文化特色。”

交流活动结束后,易鑫和谭侨却收到了一些大院居民的反馈。有居民觉得经常接待外来人员交流,会影响大院的正常生活,而且担心自己的经验都传授出去了,以后大院就没有优势了。

易鑫和谭侨又组织居民们开了一次会,易鑫说道:“大家的担心我们能理解,但咱们发展四合院文化,目的不只是让大院变好,更是要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种文化。而且通过和其他社区交流,我们也能学到他们的长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谭侨也补充道:“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交流接待计划,尽量减少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们要相信,大院的特色和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不会因为分享经验就失去竞争力。”

居民们听了易鑫和谭侨的解释,心里的顾虑逐渐消除。大家又齐心协力,继续为四合院文化街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这个过程中,易鑫和谭侨也在不断思考四合院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谭侨说:“咱们现在有了儿童乐园、文化活动这些基础,是不是可以考虑打造一个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系统地培养专业的四合院文化传承人才?”

易鑫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和高校、职业院校进一步合作,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同时,在大院里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们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两人把这个想法和大院居民、相关院校以及教育部门沟通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在具体筹备过程中,又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复杂等问题。

易鑫和谭侨没有退缩,他们一方面邀请更多的四合院文化研究专家、民间艺人加入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和教育专家们一起深入研究,结合市场需求和文化传承的需要,精心设计课程体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的筹备工作逐步推进。与此同时,文化街区内的生活依旧充满着各种家长里短。有的居民家里孩子在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色,全家都跟着高兴;有的居民在公共事务中积极参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偶尔也还是会有一些小摩擦、小矛盾,但在易鑫和谭侨以及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都能一一妥善解决。

易鑫和谭侨在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各种具体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一天,他们召集了大院里几位有见识、热心肠的居民代表,一同商议对策。

易鑫率先开口:“咱这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现在师资和课程是两大难题。我琢磨着,光靠咱们之前联系的那些专家和艺人还不够,大家有没有啥别的想法?”

张大伯摸了摸下巴,思索着说:“我觉得啊,咱可以在大院里找找那些深藏不露的高手。就比如说李老头,他祖上好几代都住四合院,对四合院的那些老规矩、老讲究,那可是门儿清。请他来讲讲四合院的家族文化、传统礼仪啥的,不比外头请的差。”

谭侨眼睛一亮:“张大伯这主意好啊!咱们大院藏龙卧虎,肯定还有不少这样的人。除了李老头,像王奶奶,她那一手刺绣绝活,在咱这一片儿都有名,完全可以请她来教传统刺绣,丰富咱们的实践课程。”

刘阿姨点点头,接着说:“师资这块儿有着落了,课程设置也得好好合计合计。光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还得考虑到学生以后出去能有啥用。现在文化产业挺火的,咱是不是得加点跟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程?”

易鑫深表赞同:“刘阿姨说得对。现在文化传承也得跟市场接轨,不然学生学完了没地儿发挥。咱们可以请些文化产业方面的专家来讲课,教教学生怎么把四合院文化开发成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这时,一旁的小李忍不住发言:“我觉得还得加一些数字化相关的课程。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咱们可以教学生怎么用数字化手段展示四合院文化,比如做虚拟现实体验、线上文化展览啥的。”

谭侨笑了笑:“小李这想法紧跟时代潮流啊!确实,利用数字化技术能让四合院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咱们可以跟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合作,共同开发一些跟四合院文化相关的数字化课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师资和课程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可就在这时,资金问题又成了拦路虎。

易鑫皱着眉头说:“教育基地的建设、师资聘请、设备购置,哪哪儿都需要钱,之前筹集的资金估计不太够,大家再想想办法?”

孙大爷一拍大腿:“要我说,咱们可以搞个‘四合院文化传承基金’。发动大院居民、文化街区的商家,还有那些受益于四合院文化的企业,大家一起捐钱。这基金专门用来支持教育基地的发展,以后有啥资金需求,就从这儿出。”

张大姐也附和道:“没错没错,而且咱们可以给捐款的个人和企业弄些荣誉证书啥的,在文化街区里给他们做宣传,这样大家捐款的积极性可能更高。”

易鑫思索片刻:“这办法可行,但光靠捐款可能还不够。咱们还得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一些教育扶持资金,毕竟咱们这是文化教育项目,对传承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谭侨补充道:“对,同时咱们也可以考虑和一些基金会合作,争取他们的资助。我听说有些基金会专门支持文化教育类的公益项目,咱们可以去联系联系。”

解决完资金问题,场地规划又成了新的麻烦。

易鑫指着规划图,无奈地说:“教育基地需要不少场地,理论教学得有教室,实践操作得有工作室,还有展览展示区也得有地儿。现在咱们文化街区里合适的场地不太好找啊。”

赵大哥挠挠头:“要不把之前那个闲置的仓库利用起来?那个仓库空间挺大的,稍微改造一下,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应该能满足一部分需求。”

易鑫看了看规划图,又看了看赵大哥:“赵大哥,你这想法启发我了。仓库可以作为一部分教学和实践场地,但还不够。咱们可以和周边社区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租用他们的一些闲置场地,这样既能解决咱们的场地问题,也能加强和周边社区的合作。”

谭侨也表示赞同:“对,和周边社区合作还有个好处,就是能整合更多资源。说不定他们那儿也有不少文化能人,能充实咱们的师资队伍。”

在大家齐心协力解决教育基地的问题时,大院里其他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也没断。

王大妈风风火火地找到易鑫和谭侨:“你们俩可得管管,院子里那几个孩子,天天在文化街区里疯跑,把一些文化展示品都给碰坏了。这文化街区是大家的,不能让他们这么胡来啊。”

易鑫赶忙安抚王大妈:“王大妈您别着急,我们这就去了解情况。孩子们调皮,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破坏。我们会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同时也在文化街区里设置一些警示标识,提醒大家爱护展示品。”

谭侨也说道:“对,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针对孩子们的文化街区参观活动,安排专门的讲解员,给他们讲讲这些展示品的文化意义,让他们从心底里重视和爱护这些东西。”

刚解决完王大妈的问题,另一边李大叔又来找麻烦了。

最新小说: 传统玄幻冢 约战:姓为冈峰的愚者 芳馨之跟着仙女有肉吃 影视诸天:反派横行! 万界卡牌:你没有的那肯定在我这 盗墓:我的工作是回收魂魄 覃医生以温柔诱哄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海岛美食佛系养崽生活 逆天铁匠